从四川大凉山到内蒙古武川 丰收里的“薯客”速描

28.09.2021  01:50

  清晨,阿米在简易的厨房里吃早饭,他的丈夫哄着他们的小儿子。 尚虹波 摄

  清晨6时,阿米(音)给2岁的小儿子盖好被子后,裹紧外套走出了暂住的车库。几米外一个临时搭建的厨房里,她用一口硕大的电锅烧开水煮面条......这是一顿近20人的早餐。

  清晨,阿木穿着衣服躺在被子里看手机,她的小儿子睡在另一边。 尚虹波 摄

  深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的马铃薯迎来收获季。作为中国马铃薯五大主产省区之一,近些年内蒙古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规划到2025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恢复到800万亩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230亿元以上。

  畅享马铃薯丰收喜悦的,不仅有当地的农户,还有来自四川、山西、河南、甘肃等地的大批“薯客”。阿米便是其中一员。

  清晨,而日抓紧时间吃早饭,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尚虹波 摄

  半个月前,阿米一家6口人在同乡的牵线下,第一次踏上内蒙古的土地。与他们同来的,还有四川大凉山深处昭觉县美甘乡的400多名同乡。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薯客”,这是当地人对于在马铃薯收获季前来打短工的外省人员的一种称呼。

  按照今年的用工行情,“薯客”们每捡一斤马铃薯,挣4.5分钱,每装卸一斤挣2.5分钱。以一个成年人的工作效率折算,每人每天能挣200至300元不等。

  借住于当地农户车库中的而日一家。 尚虹波 摄

  阿米的任务是给同乡们做饭,以及照料自家和几个同乡的孩子,每天也能挣到200元钱。

  早饭过后,阿米的家人和同乡们都去往雇主家的马铃薯地里,开始一天的工作。而她也不能闲着,洗衣服,带着孩子们玩儿,以及按时准备大家的午饭。

  小龙捡起马铃薯装袋,他的身后“”起了一排排装满马铃薯的编织袋。

  马铃薯地里,一辆拖拉机轰鸣而来,又缓缓驶过,留下一路金灿灿的马铃薯。小龙弯腰低头,一手撑开编织袋,一手快速地捡拾地上的马铃薯,个头大、外形漂亮的马铃薯被他一个个装进白色编织袋。一袋装满后,用力提拉、整理、系绳,动作干净利索,不一会儿,白色编织袋就在他身后“”成了一排。

  远处,小龙的妈妈阿木、爸爸而日正相互配合,将个头太小的马铃薯装进橙色的网状编织袋。

  米舍俄的小女儿正在地里玩耍,不远处米舍俄呷夫妇正在忙碌。 尚虹波 摄

  忙碌时,3人并无交流,只有在累极、饿极了之后,才坐在一起喘口气、吃点干粮。

  “我干得少,跟爸妈平均一下,一天能挣200块钱吧。”小龙今年17岁,在老家上过初中,因为普通话说得不错,便与中新网记者聊了起来。

  拖拉机驶过,留下一串金黄,“薯客”们正在忙碌着捡拾马铃薯装袋。 尚虹波 摄

  小龙说,他和爸妈今年都是第一次来内蒙古捡马铃薯,不过同来的同乡里,有人已经连续多年来武川打工。“这次打工挣的钱准备回家修房子,以及供弟妹读书。

  “还要给他(小龙)攒钱娶媳妇。”而日在一边插话道。

  而日说,他有2个女儿4个儿子,愿意读书的孩子,他都尽力供他们读书,还要攒钱给儿子们娶媳妇。

  “感觉生活有压力吗?”记者问道。

  “我不知道‘压力’是什么意思。”而日笑着说,他在老家也有地,种着庄稼,农闲时就出来打工,“日子就是这样嘛!

  “这个活儿真累呀,刚来的几天干完活儿浑身疼,这几天才习惯。”小龙说,他的两个妹妹学习都很好,尤其小妹,上学期还拿了奖学金。他要和爸妈一起努力挣钱,供弟弟妹妹上学,也为自己将来成家做积累。

  “把帽子戴上,手套也不能摘!”马铃薯地的另一头,米舍俄呷一家也在忙碌。今天,他们3岁的小女儿跟着来了,米舍俄呷的妻子一边干活,一边“监控”女儿的状况。

  “薯客”们正在忙碌着捡拾马铃薯装袋 尚虹波 摄

  小姑娘既不怕生,也不娇气,自己玩土、玩塑料袋,不亦乐乎。

  “我有5个女儿,在我们老家,家家都有好几个孩子。”米舍俄呷的普通话说得不太好,但是会写汉字。他说,除了小女儿,其他孩子都在老家上学,最大的女儿在读初三。“挣钱,供孩子们读书,让她们的日子过得更好。

  小龙一家的雇主名叫贾贝贝,是武川县耗赖山村一名“80后”马铃薯种植户,近些年几乎每年秋季都会雇用“薯客”秋收。

  “今年种了400亩马铃薯,雇了20个人,12名捡马铃薯的捡工都来自四川,8名装卸工来自甘肃,我们约定3天一结账,大约需要20天全部干完,给他们的工资约17万元。”贾贝贝说。

  早饭过后,阿米开始洗衣服,2岁的小儿子在玩水。 尚虹波 摄

  据了解,武川县今年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在48万亩至50万亩之间,其中水浇地的亩产量在6000到8000斤,旱地要少一些。秋收时节,当地很大一部分马铃薯都需要依靠“薯客”的帮忙,才能完成收获、储存、销售等流程。

  武川县农牧业局副局长魏福龙介绍,近些年,每到秋收季节,武川县都会迎来“薯客”打工潮,他们多是自发组织前来,有的待的时间长,有的只是几天,具体人员数量未曾做过统计,但对于当地的秋收,“薯客”们贡献颇多。(记者尚虹波)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