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生回家乡创办农场 收获十万斤香瓜愁销路
在北京上完大学后,23岁的陈彦文回到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老家创办农场,但眼看着农场里种植的香瓜收获,可是由于缺少销路,陈彦文一筹莫展。
今年23岁的陈彦文家住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团结乡,家里几代人都是农民。2013年,陈彦文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习企业管理。去年寒假,他回到家乡看到,因没有帮手,父母明显苍老了。有了在大学学习的文化知识,陈彦文当即决定回乡创办农场。
回乡后的陈彦文跟着父亲下地,熟悉机械操作和农事管理,听当地农业局给农民们上农技课,向周边种田高手请教种植方法。渐渐地,陈彦文的农事经验丰富了,通过土地流转和租赁等方式,他的农场也由原来的5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1000亩。为了支持他,家人还把全部积蓄拿出来,投资大棚等基础设施。他先后建成74个大棚种植香瓜,在200多亩的水塘里投放了4万斤鱼苗,在300多亩耕地上种植了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经过没日没夜地劳作,他的付出有了成果。在陈彦文的感召下,他的3名同学也回乡创业。他们拿起锄头,但与父辈不同的是,他们忙完插秧,还要上电脑查资料、找销路,成了有知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陈彦文告诉记者,今年他在大棚里都种上了香瓜,预计收获20万斤,加上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的收成,今年如果能够全部出售,收入过百万不成问题。
7月1日,记者联系到陈彦文得知,由于家乡的道路不好走,没有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现在仍有一半香瓜没有销售出去,眼看就要烂在地里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辛苦一些不算什么。只是看到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就这样烂在地里,太不甘心。”
目前,陈彦文已经联系运输车辆将10万斤香瓜拉至呼和浩特美通市场销售。“我只希望这些瓜能卖出去,不辜负乡亲们的劳动成果。”(记者 郭治华)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