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包钢:迎来换挡高速期

20.03.2015  17:08
          公司“两会”闭幕,“共抗危机保生存,创新驱动促转型”的工作主题指引着包钢向更强更高阶段迈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秉利在全委会报告中指出,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提升软实力,加快转型升级。“加快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环保、人才等创新,不断打造足以抗拒行业风险考验的强大核心竞争力。”全委会报告激昂的话语在职工耳畔久久回响。

技术创新 迈向“包钢创造

          包钢深化技术创新,就要建立一个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站在前沿、面向市场、贴近现场的高效研发体系。推进技术创新由关注单一产品向关注产线竞争力研究转变,由关注局部向关注系统研究转变,由关注本行业向关注产业链研究转变,由关注技术先进性向关注技术经济先进性研究转变等“四个转变”,让包钢的眼界更加宽广、更加长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深化技术创新要加强对外合作,以“引进外智,调动内智”,在稀土钢、稀土新材料研发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钢铁产业、稀土产业要站在更高平台上,开拓世界新领域。

          纵观近年来钢铁企业风风雨雨,生存艰难的企业大多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沼,差异化战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取胜之道。包钢自有矿山资源独特,这也造就了包钢钢中含稀土、铌的差异化优势。经过持续结构调整,包钢已经具备多条精品线,特别是钢轨产线优势凸显。在保持和提升优势的同时,包钢已经向高强汽车用钢、高等级管线用钢、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特殊无缝管等高附加值产品领域进军。

管理创新 打造“包钢效率

          包钢人在推行“两制”、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管理、5S管理的经验积累,正在拓宽企业科学发展之路,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管理只有创新,没有终点。在深化精益管理中,重点推进准时化拉动,提升钢铁主业的价值创造能力;精益车间创建活动全面推开,努力打造精益“现场”和最优效率。深化5S管理全面推进“三化”,为精益管理奠定基础。卓越绩效管理要深化专项改进,借设立“包钢质量奖”之机,继续争创“全国质量奖”。加强人工成本管理,要对标先进,做好定岗定编,严控入口,畅通出口;控制处职、科职和机关人员职数,清理外协单位和人员,逐步分流主业富余人员,让管理创新创出“包钢效率”。

商业模式创新 壮大博弈优势

          市场价格一降再降,利润不断摊薄,这是钢铁行业的新常态。“保生存促转型”必先稳固销售的“龙头”,创新具有包钢特色的商业模式。

          新型商业模式以扩大直供直销用户比例为首要,进一步完善研产销一体化运行模式。包钢加大产品的市场拓展和销售力度,做好售前、售中、售后一体化服务。研发提前介入市场,与中高端用户共同成立研发中心,实现量身定做、“私人订制”。通过培育具有稳定批量和发展前景的中高端用户群,带动品种结构和品牌一步步走向高端。

          创新营销机制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点。在包钢,建立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营销管理体系;加大产品销售考核力度,提高高效益产品的推广销售考核比重;推行销售代理制,设定考核标准,细分市场责任总包,超额效益部分加大奖励;拓展电子商务,在互联网销售中占得一席之地等措施,将汇聚成强大激励,推动营销工作最大化将包钢产品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

环保创新 托起“生态包钢

          今年年初,国家通报华北地区大气污染督查情况,点名表扬包钢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绿色包钢”新形象得到充分肯定。

          今年是最严格的环保法和行业新标准实施的起始之年。包钢虽然已基本具备环保创一流的条件,但与先进企业尚有一定差距。差距即动力。对照新标,倒推目标,加大宣传,责任到人,签订军令状,从严从重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将牢牢巩固包钢的环保防线。

          今年,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完成或推进13项环保项目,加快高炉上料系统除尘改造等重点工程,同时对已投产项目从严考核运行。建设花园式工厂是“绿色包钢”的外在魅力,推动厂区环境治理由绿化向美化转变,建设城市与企业的一体化景观带,逐步探索城市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走社区化钢企之路。

          环境经营是钢企环保工作的更高层次。今年,包钢将努力实现钢铁产品和稀土产品的制造、能源转换和再资源化等功能;构建完整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形成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一体化的绿色发展模式。

人才培养创新 畅通智慧涌流

          今年1月,自治区总工会、包头市总工会命名一批“职工创新工作室”,包钢两个工作室获殊荣。包钢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推进职业化建设,是今年公司人才创新的重点,“建立职业经理人选聘制度”首次提出,成为提高中层管理干部的企业家素养和经营管理能力的良好开端。对技术人才而言,包钢“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的提出,更加关注技术人才的个人特长,同时启动一至两个中长期的顶尖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更会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技术人才梯队。今年公司将重点加强“两室”建设,努力锻造一支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此外,包钢建立开放型人才机制,健全人才素质综合评价机制,打破藩篱,在人才竞争中开拓创新。

          再造软实力,创新驱动正是重要途径。创新,层面众多,渠道多样。2015年,包钢创新驱动迎来高速“换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