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公租房成了鸡肋
07.12.2015 13:51
本文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据《北方新报》报道,去年,市民张先生经摇号成功地获得入住公租房资格,可不料想公租房位置与他们一家工作以及孩子上学地点相距甚远。张先生几经周折,找到一户与他有同样烦恼的人家,双方互换公租房就能解决各自的问题。本来皆大欢喜的事情,却在实际操作中碰壁。
能申请到一套公租房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其间要经过复杂的资格审查,最终还要通过摇号定夺,漫长的等待还不一定会有满意的结果。所以说,张先生是幸运的。但新房远离他们一家已经固定的生活工作圈,一旦入住也就意味着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可放弃未免太过可惜。住或不住就成了两难问题,此时的公租房形同鸡肋。公租房不像商品房,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可以挑三拣四,其性质决定了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所以,寻找有相同需求的公租房使用者进行互调,也就成了最后的办法。通过记者采访,我们了解到此法可行,住房保障部门是认可的。张先生之所以遇阻,是因为他们双方的条件不匹配,不符合相关政策。这点我们不能指责管理部门管理僵化,公租房政策的执行必须严谨,才能保证公平公正,照顾到整个群体的利益。
但在坚持规则的同时,管理部门针对张先生这类诉求,进行适当的重新调配还是可行的。让张先生自己寻找合适的对调者,很难办到。如果管理部门发挥部门优势,将这类信息收集整合,撮合匹配对象换房,相对而言容易得多。这样既不违反政策,又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给公租房的惠民性又添了靓丽的一笔。
[责任编辑 魏莉 ]
本文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07.12.2015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