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治沙”成就万亩绿洲

22.10.2018  22:51

    “力学治沙”,让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乌兰布和沙漠开始呈现出乡村生态图景:连片的格桑花摇曳生姿,如茵碧草在风中翻起波浪,熟透的番茄泛着诱人的红润,游客们挥舞着五颜六色的纱巾,摆出各种造型拍照,临走前还不忘采摘些新鲜的蔬菜瓜果……

    “乌兰布和”,在蒙语里是“红色公牛”的意思,由此可知乌兰布和沙漠曾经多么桀骜不驯。2016年,一个来自重庆的科学家团队走进这片沙漠,试图用他们最新的科研成果驯服这头暴虐的“红色公牛”,让它成为人类的朋友。

    “力学治沙”沙漠变沃土

    55岁的张国富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苏木乌兰素海嘎查,2017年春节期间,重庆的科研团队来到嘎查并在此租房,说是要在当地进行治沙试验。曾经在林业部门治沙站工作20多年的张国富对此特别感兴趣,“想看看科学家们到底有啥治沙的新方法。

  “治沙是个体力活,无论是打草方格固沙,还是在沙地种树,都很耗时耗力。”张国富说起在沙漠里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沙漠就像一个大筛子,你往上面浇水,很快就渗下去了,种些耐旱的植物还行,种庄稼根本不可能。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力学专家易志坚却说“可能”。他带领团队在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里进行的一项“力学治沙”试验,刷新了张国富的认知。

  走进试验基地,在四周金黄色沙地沙山衬托下,一大片绿洲仿佛一块镶嵌在沙漠中的翡翠。生机勃勃的冰草、沙蒿密密地织出绿色地毯,与零星长着植物的示范区原始区域形成鲜明对比。试验基地不仅种植了狼尾草、苏丹草、苜蓿、沙打旺等优质牧草,西红柿、大葱、萝卜、茄子、土豆、西瓜等蔬菜瓜果,还种植了高粱、花生、黄豆、荞麦、枸杞等经济作物。近100种植物分布在生态农业示范区、荒漠草原区、多样性示范区、精细化试验区等10个区域内,还有几十只绵羊和鸡、鹅等饲养在其间。

  恢复了生态活力的试验地也吸引了多种昆虫、鸟类在此“安家”,野兔、狐狸、獾、野猫和青蛙等动物也经常“光顾”。沙漠绿洲景观更成为一个新晋旅游景点。据试验基地工作人员李泉介绍,游客主要来自距离该地半小时车程的乌海市。李泉说,这周边原本没有生态旅游项目,附近群众前来游览,既是好奇,更是在看“人进沙退”的希望。

  “人进沙退”是张国富努力了大半辈子的目标,亲眼见到时,他不免感叹新技术的神奇。因为与传统治沙方法相比,不仅沙生植物的长势更茂密,就连庄稼也能种出来了。随着儿子去试验基地打工,张国富也渐渐搞清楚了易志坚科研团队治沙的奥秘。“他们是向沙子中加了一种新发明的材料,能让沙子像土壤一样团聚,并且保水保肥。”张国富说,内蒙古有很多从草原退化成沙地的地方,这个技术一旦试验成熟了,“治沙就不再是难题了!

  事实上,今年已是该科研团队进驻乌兰布和沙漠的第三个年头。最初试验地只有25亩,随着试验顺利推进,目前改造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

  在内蒙古阿拉善乌兰布和沙漠取得初试成功后,该团队相继在新疆和田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川阿坝州若尔盖草原退化沙地进行试验。至今,三处试验基地总面积已达10000亩。该团队还对从岛礁运回的海砂成功进行了土壤化改造和种植试验。

  易志坚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力学治沙”技术不仅能固沙,还能通过种植荒漠植物,逐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比传统治沙方法省时省力;可为拓展草业和粮食生产提供技术储备,还可以把水资源条件适当的沙地沙漠地区改造成为草场农田。

  据自治区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田学文介绍,该示范区主要目的就是吸引全国的治沙科技、治沙产业企业来此试验孵化,易志坚团队的项目是30多个孵化项目中进展比较顺利的一个。“在目前我们接触的治沙技术中,易志坚团队的‘力学治沙’理论和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实践,很独特、很独到,我们愿意为这样的创新团队提供试验的平台和空间。”田学文说。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