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燃气安全治理 共筑燃气安全长城

03.05.2017  11:23

安全用气知识宣传

深入餐饮企业检查用气安全

维抢修中心

CNG加气母站

城网燃气管道接点工作

近年来,首府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城市燃气发展更为迅速,自2003年天然气入呼以来,天然气的大力推广、利用,使得我市居民燃气普及率迅速提高,进入了全国城市燃气利用的先进行列。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市城市天然气用气量总量为6.28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用气总量为1.79万吨。天然气日均用气量280万立方米,夏季日均用气量60万立方米,冬季日高峰用气量309万立方米,峰谷差为5倍。2016年底全市用气人口达181.56万人,居民用气普及率为96.28%。

城市燃气的普及应用为优化我市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燃气行业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防止发生燃气安全事故,市政府于2015年11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呼和浩特市城市燃气使用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我市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输配、运输、供应和使用安全等各环节进行全面整治。

引“气”入呼,实现气源供应多元化

为解决我市天然气气源紧张局面,保证城市天然气充足供应,我市计划在2017年实现陕——京四线天然气入呼工作,建设3座天然气接收门站,实现我市天然气双气源供气,解决日益增长的天然气用气需求。同时,开始建设绕城高压管线、天然气(LNG)应急储备等城市天然气应急体系,逐步完善城市天然气供应和保障体系建设。陕——京四线工程建设包括1条干线、1条支干线,线路总长1114公里,设计输气量为每年250亿立方米。干线的起点位于陕西省靖边,途经内蒙古、河北省,最终止于北京市高丽营。目前,陕——京四线接气支线项目正按计划分别与陕——京四线的建设和运营单位——中石油北京管道公司和中石油天然气销售西部分公司对接燃气用户安全使用大排查工作。

截至2017年4月15日,全市燃气居民用户已排查558605户,排查入户率为99.9%,工商用户排查9960户,排查入户率为98%,完成隐患整改13798处。我市燃气使用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用户室内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据统计,2017年1至4月,发生用户室内燃气事故1起,与往年同比下降75%,事故率明显下降。今年,市政府要求燃气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针对燃气使用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的问题,为用户提供合格的灶具、波纹管等产品,加快推广自闭阀、波纹管、报警器等安防技术产品,全面保证使用安全。

加强燃气设施保护监管工作

近几年,随着我市城市建设力度逐年加大,每年因施工导致燃气管线泄漏的事故时有发生。2015年开始,我市相关管理部门、燃气企业不断加强执法监察和巡查管理力度,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城市燃气使用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要求各类占压、挖掘道路的工程建设和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呼和浩特市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办法》,对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燃气管线设施情况进行查询,与燃气企业签订燃气设施安全保护协议并制定燃气设施安全保护方案后方可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各方要严格监督并按照方案实施。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未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和签订保护协议的工程,不得施工。仅2016年,相关管理部门对全市涉及燃气设施保护的施工工程进行监管1442项。燃气使用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因施工破坏燃气管线设施事故明显减少,事故发生率由2014年的50起降到2015年的18起和2016年的9起。但这依然未达到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的目标,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施工破坏燃气管线的治理工作仍任重道远。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燃气安全管理工作,今年,我市将从四个方面加强监管整治,第一是加强行政监管力量,由旗、县、区成立专职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工作人员,落实城市燃气分级管理机制,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力量;二是加大对违规施工破坏燃气管线设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处理力度,严格依法处罚并赔偿损失。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由规划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管线企业配合,认真做好各类地下管线信息的统计、更新工作,录入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由规划部门统一管理,并作为批准相关建设项目的依据;四是加快推进天然气管线进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作,解决因其他管线施工、抢修、维护或改造过程中对燃气管网扰动或破坏引发的燃气泄漏事故。

同时要求全市各燃气企业开展市区燃气管网分布普查工作,对全市燃气管网进行全面勘测,全方位准确掌握燃气管网的位置、标高、燃气压力等信息。开展燃气管线、设施设备安全标识的设置工作,重点是在地下有燃气管线的路上、便道、绿化带和施工工地设置安全标识。

整治违章占压燃气设施工作全面展开

多年以来,违章建、构筑物占压燃气管线设施问题一直是城市的顽疾,得不到有效治理,困扰着燃气企业和管理部门。从2015年11月起,在市政府的重视和市四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整治违章占压燃气管线设施建构筑物行动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全市375处违章占压燃气管线设施隐患已整改、拆除317处,尚余58处将由市四区政府按照市政府要求,在今年全部拆除。

老旧燃气管线改造工作加紧推进

经多年改造,目前,全市天然气老旧管线未改造的还有230公里,包括53公里市政中压、26公里市政低压和151公里庭院低压管道。由于此部分老旧管线全部为我市人工煤气时代进行建设的,材质、工艺已不符合天然气输送要求,容易发生泄漏事故。因此,市政府计划在今年对这230公里老旧管线全部进行改造。据了解,现已要求燃气企业根据市、区两级政府市政道路改造计划和老旧管线改造需求制定改造计划,确保改造工作如期完成。

集中整治燃气器具市场, 从源头加强安全监管

燃气燃烧器具质量直接关系到燃气用户的使用安全。为加强我市燃气器具市场管理,杜绝因使用伪劣不合格燃气器具造成的事故。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对我市销售燃气燃烧器具的27座商场、建材城、89座门店、72家经销商的监管,要求各经销单位对销售的燃气器具提供检测合格报告,并对售后服务情况进行备案,以确保在我市销售的燃气燃烧器具无假冒伪劣产品。据了解,目前我市燃气燃烧器具检测合格率为86%,不合格产品不得在我市销售。

加强液化石油气市场综合整治改造工作

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社会参与,安全供应”的原则,推进我市液化气市场的规范整合工作,实现液化气市场长效管理。由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呼市液化石油气市场的供应基地,将于今年5月建设完毕并投入运行。基地将为我市和周边地区供应液化气提供有力保障。目前,该项目灌瓶间、生产辅助用房、压缩机房内墙涂料、储罐底座二次灌浆、生产辅助用房消防泵房起重设备安装、消防水池吸水管段焊接等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灌瓶间设备安装、罐区液化气灌装泵就位粗调、压缩机房阀门组制作及工艺管线安装以及地下部分的液化气工艺管道焊接等工作。

同时,我市还将建设1座钢瓶检测站,实现钢瓶的到期检测和报废处理,彻底消除不合格钢瓶在流通、使用环节屡禁不止的现状。此外,市政府还将建立国内领先的液化石油气销售管理平台,建立钢瓶、运输车辆的全程可监控的电子信息档案,实现充装、仓储、运输、销售、配送、使用的全程可追溯,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专业化的服务。同时,由液化气供气企业建立用户档案,纳入政府管理平台,定期进行安全用气检查指导,实现用户安全用气目标。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