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丽日蓝天

11.06.2015  13:21

蓝天白云辉映下的城区。

  5月14日,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来包讲学。这一天包头碧空如洗,风清气爽,这位学者在近距离感受亚洲最大城中草原——赛汗塔拉的浓绿后,忍不住赞叹,“一个城市有这么大一片绿地,包头人真是太幸福了。”

  如今,对本地人而言,蓝天白云,绿地树荫,不再是一种心弛神往的梦境,正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2014年包头全年优良天数187天,空气质量达标率51.2%;森林覆盖率达到16.9%,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进入2015年,老百姓普遍感觉“蓝天白云小清新”的天气明显增多,截至6月7日,全市达标天数为111天,较去年同期增加49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0.3%。

  对于这座以工业闻名的城市而言,在艰苦卓绝的大气污染防治大会战中,这样的变化来之不易。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还城市蓝天白云,还群众绿水青山”,“让老百姓呼得上新鲜空气、看得见满眼绿色”……这些出现在全委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温暖话语,正转化为生态建设的积极行动。

  从2013年以来,包头市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成功实现了生态恢复、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丽日蓝天”开始与包头人频频相约。

   铁腕“治气”

  城市上空一洗如新。一抬头,便可见到清新怡人的蓝天,包头人把它亲切地称为“包头蓝”。

  这样的景象从去年6月份开始更为明显。一年中空气优良天数187天,不仅意味着老百姓可以更畅快地呼吸,也意味着包头市执政者理念上的新变化——发展经济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努力做到经济建设与环镜保护“两手抓,两手硬”。

  从2014年开始,包头市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五大民生工程的头号工程,重点围绕“治气、减煤、降尘、控车、严管”五项治理措施,拉开大气污染治理“大会战”的帷幕。

  这一年6月,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火电排放标准最后执行期限到来之前,希望铝业电厂6号机组改造后的环保设备正式投入使用。

  这一年,包钢集团投入23.6亿元重点推进71项环保项目。其中,可圈可点的是包钢庆华脱硫项目,该项目投运后每年减排约7000吨二氧化硫,消化钢渣粉约2万吨。

  大企业顺势而动,相关治理工作也渐次推进。

  2014年,包头当年实施的158项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全部开工,完工148项。搬迁关停企业344家,整治燃煤锅炉702台,关停取缔煤场313家,淘汰“黄标车”及老旧汽车1.2万辆。

  环保上的“减法”,为城市环境大大“减压”。2014年包头减排二氧化硫约3万吨、氮氧化物约2.6万吨、化学需氧量约0.19万吨、氨氮约0.2万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国家、自治区下达的重点减排项目。

  这一数据折射在空气质量上,最直接的效果是当年空气中PM2.5浓度下降29.5%,二氧化硫浓度下降45%,空气更加清爽宜人。

   公开“亮剑”

  2015年3月,包头市环保部门更是“公开亮剑”,开出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的首张“按日计罚”罚单,金额高达28万元。截至一季度末,包头市对3家企业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收缴罚金94万元。

  响鼓还需重锤擂。政府部门不仅控制减少工业和生活污染物排放,还采取多项环保监管措施,为湛蓝天空罩上了“防护衣”。

  包头在自治区率先推行环境“网格化”监管体制,建立实施环保公安联合执法、督察约谈、媒体曝光等制度。2014年发现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800余起,曝光企业50余家,约谈企业43家、地方政府1家,对29名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其中,移交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人,真正做到由“软监管”向“硬执法”转变。

  而环保监管的“千里眼”已经安到了污染企业的最前端。

  全市在建成区和重点企业安装高空视频监控设备29套,实现了对部分重点污染源的实时监控。同时在原有6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基础上,增设了九原区、滨河新区和包钢、包铝、希铝空气质量监测点,随时监测真实的空气质量状况。

  如今,环保实行一票否决,凡新投入的工业项目,若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功能区划、没有减排措施作支撑,环保部门一律不予审批。这意味着包头市环境治理真正抵御住了真金白银的诱惑,彰显出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决心。

  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包头关停淘汰落后产能项目33个,累计淘汰炼铁194.5万吨、炼钢80万吨、水泥252万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新的动力也在不断“加码”。2014年,包头成功入选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成为全国30个示范城市之一。这意味着从2015年到2017年,包头市将获得财政部每年4个亿三年共计12亿元节能减排奖励资金,加上自治区、市本级和企业自筹,将带动160多亿资金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

  新的目标已悄然锁定:到2017年力争单位GDP综合能耗达到每万元1.192吨标煤以下,单位GDP碳排放指标达到每万元排放二氧化碳2.98吨。

   绿意“浸城”

  如今在包头,绿色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主色调,从青山到旷野,从街道到小区,浓绿正铺满城市的每个角落。

  2014年,包头森林覆盖率达到16.9%,全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任务48.55万亩,实施各类工程项目67个,义务植树450万株。

  数字是枯燥的,但在百姓眼中,这些数字似乎也有了色彩。“绿化服务半径500米,出行10分钟享受绿色服务”的新标准,让百姓的心头荡漾起绿意。

  铺绿,也不仅仅为了养眼。树林、草地作为空气的净化物,天然制氧厂、消声器,对大气质量的改善作用明显。因此,包头市在做好节能减排的“减法”的同时,全力以赴做好植树增绿的“加法”。

  在实施天然林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推进自治区六大重点区域绿化的同时,大青山南坡绿化、境内G6高速、110、210国道和铁路沿线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庭院绿化等一批生态工程相继实施。

  其中,G6高速、110、210国道和铁路沿线生态建设环境治理成为最大的亮点。

  通过两个100天的集中攻坚,圆满完成公铁沿线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工程,累计栽植苗木2178万株,栽植地被及草坪42.7万平方米,绿化里程251.6公里,绿化面积4.6万亩。

  “大会战”过后,曾经脏乱差的公铁沿线披上了绿装,显现出四季有绿、全年有景的勃勃生机。

  而铺绿、增绿的脚步没有停歇。今年,包头计划完成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38万亩,其中,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1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7万亩。

  包头市治理大气环境污染、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不搞“花架子”,发出“真功夫”,蓝天白云多了,百姓的幸福指数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