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北梁棚改 宜居绽放 “涅槃”重生展新颜

30.12.2014  19:41

  清晨,天还没亮,北梁新区北六区梁瑞家里就亮起了灯,伴随着刚出生的女儿梁诗瑶清脆的啼哭声,一家人在温暖的气息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一年,梁瑞当了父亲,一家人通过棚改搬进了北梁新区,2014年即将过去,展望明天,“新房”“新生命”,让全家人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向往。

  几乎与梁诗瑶降生的同时,涉及5.36万户、10.9万人、430万平方米的北梁棚改征拆工作取得了全面胜利,曾经的北梁棚户区由此在地图上消失,“蜗居”的生活记忆在北梁人的脑海中渐行渐远,北梁新区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正在见证北梁人的新生活。2014年,北梁“涅槃”重生展新颜。

   为民惠民破解征拆难题

  2014年是北梁棚改的攻坚之年,征拆工作的进展如何,直接关系到“四年规划,三年完成”承诺的兑现。而如何做好征拆工作,让每个百姓都满意,是北梁棚改首先要破解的难题。

  为了做好征拆工作,推进北梁棚改顺利进行,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王中和在北梁调研时强调,“要一切以北梁居民的意愿为出发点,以保障群众的利益为落脚点,做好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这一全市最大的民生工程。”

  2014年,我市举全市“领导、资金、政策、法律、全社会”五方面力量,坚持让群众在经济上“获利”、在过程中“乐意”、在结果上“满意”。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区两级2000多名抽调干部分派到各棚改小组“包户”。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到万家”,深入居民家中“点对点、面对面”开展工作,他们同群众一起想、一起干、一起苦、一起乐,通过“春季战役”和“秋季战役”,在提前完成征拆任务的同时,换回了北梁居民一份份沉甸甸的信任。

  “明显感觉干部的作风转变了,真心服务咱们百姓,我要给他们竖大拇指。”北梁居民梁明亮说。而对于广大抽调干部而言,知难而进,一心为民,在北梁棚改的阵地上接受了一次群众路线的洗礼。在北梁征拆的整个过程中,不仅没有出现一起群访事件,未发生一起治安案件,反而群众给征迁干部送来上千面锦旗,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真正的“为民惠民”,让拆迁这一天下“第一难”不再难。

   多措并举让居民安居乐业

  2014年,北梁新建安置房项目全部开工,12月12日,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北梁新区4236套安置房交付使用,4000多户居民喜气洋洋地搬进了自己的新居,同时年底之前还将有3000多套回购房的钥匙交到居民手中。

  搬出棚户区,住进新楼房,北梁居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怎样才能让广大的居民住得好?2014年8月21日,北梁新区北一社区服务站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东河区区委书记贺海钧带领区常委班子一行来到这里,与安置区的30多位居民代表进行座谈,听取新区居民的意见建议。座谈会后,居民反映的各类问题被一一梳理并迅速解决。像这样的座谈会,2014年北一社区共召开了7场,社区服务站站长吕新义将此比喻为“点菜服务”,居民“点菜”,干部定向服务,北一社区找准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畅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要让住上新楼房的棚户区居民没有后顾之忧,还必须做好他们的就业和社保工作。在北梁,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的居民就业面临重重困难。数据显示,北梁70%以上的居民没有固定收入,失业人员占全市的22%。为此,在北梁棚改过程中,政府为北梁搬迁居民提供了创业援助、培训援助、市场岗位援助和困难人员社保援助。与此同时,北梁搬迁居民社会保障全面展开,目前,北梁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1.3%,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创新机制打造棚改时代样本

  今年10月底,北梁棚改的征拆工作全面完成,同时,安置房建设全面开工,回购房建设全部落实,上接A01部分居民已经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入住新房。在党中央、国务院、国家相关部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各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下,包头市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且特有的“北梁棚改模式”,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北梁速度”,今年8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包头市“全国棚户区改造示范城市”称号,我市也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北梁棚改由原来的“死棋”变为“活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改造思路的变化,商业开发退出了北梁棚改的历史舞台,政府由“引导”变为“主导”,站到了棚改的第一线。是从“先拆迁,后安置”到“先安置,后拆迁”,让广大的拆迁居民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实践和探索中,包头市形成“五个力量、六项机制、七个在现场”的“北梁棚改模式”,为全国有关地区的棚改提供了宝贵经验。

  其中,“五个力量”包括领导之力、资金之力、政策之力、法律之力、全社会之力;“六项机制”包括联动推荐机制、服务群众机制、信息公开机制、质量监管机制、监督考评机制、纪律约束机制;七个在现场包括支部建在棚改现场、党员干部锻炼在棚改现场、问题解决在棚改现场、措施落实在棚改现场、居民广泛参与在棚改现场、帮扶救助在棚改现场、经验总结在棚改现场。

  从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到挺拔而立的“广厦”,北梁居民正在经受这个壮丽的蝶变过程。新年前夕,记者来到北梁新区北一区文艺活动室,40多位居民组成的“爱乐艺术团”正在排练歌曲《北梁欢歌》,副团长贾称心告诉记者,目前居民参与排练的热情非常高,他们争取把这首歌唱到自治区,唱响到全国。

  部分居民已经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入住新房。在党中央、国务院、国家相关部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各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下,包头市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且特有的“北梁棚改模式”,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北梁速度”,今年8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包头市“全国棚户区改造示范城市”称号,我市也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北梁棚改由原来的“死棋”变为“活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改造思路的变化,商业开发退出了北梁棚改的历史舞台,政府由“引导”变为“主导”,站到了棚改的第一线。是从“先拆迁,后安置”到“先安置,后拆迁”,让广大的拆迁居民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实践和探索中,包头市形成“五个力量、六项机制、七个在现场”的“北梁棚改模式”,为全国有关地区的棚改提供了宝贵经验。

  其中,“五个力量”包括领导之力、资金之力、政策之力、法律之力、全社会之力;“六项机制”包括联动推荐机制、服务群众机制、信息公开机制、质量监管机制、监督考评机制、纪律约束机制;七个在现场包括支部建在棚改现场、党员干部锻炼在棚改现场、问题解决在棚改现场、措施落实在棚改现场、居民广泛参与在棚改现场、帮扶救助在棚改现场、经验总结在棚改现场。

  从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到挺拔而立的“广厦”,北梁居民正在经受这个壮丽的蝶变过程。新年前夕,记者来到北梁新区北一区文艺活动室,40多位居民组成的“爱乐艺术团”正在排练歌曲《北梁欢歌》,副团长贾称心告诉记者,目前居民参与排练的热情非常高,他们争取把这首歌唱到自治区,唱响到全国。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