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住房保障局行风建设

11.12.2014  18:11

市开发处畅通服务“零距离

                市房产开发建设管理处作为窗口服务部门,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推进服务群众“零障碍”工作法,以“零障碍”工作法的各项要求为行动准则,不断完善各项工作细节,努力实现对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的服务。

                该处本着“缩短再缩短、精简再精简、方便再方便”的宗旨,多措并举全面规范、优化4项业务流程,审批时限由以往5个工作日缩减至目前3个工作日。对进驻北梁地区的5家保障性住房开发企业采取主动上门,开辟绿色通道的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题,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项目联合验收制度,尽最大程度简化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程序和缩短审批时限。同时在全市聘请了24名政风行风监督员,发放了16份《征求意见反馈表》,对回收的16份进行了梳理汇总分析,并逐一加以整改落实。11月10  日,该处相关负责人作客电台FM94.9《行风热线》节目,就相关房产开发工作与听众进行了沟通交流,为听众答疑解惑。下线后,对群众提出的3项业务咨询、1项工作建议均在第一时间通过追踪回访的方式,给予了100%的满意答复,切实做到了“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音”。(安静娟)

市物业处参加行风热线节目

                11月11日,市物业管理处走进电台FM94.9《行风热线》节目,与听众交流互动,现场解答物业服务与管理的相关问题。

                在直播过程中,该处上线负责人向听众介绍了全市物业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并欢迎广大听众就我市物业管理工作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直播期间共接进热线电话12通,接收短信51条,重点集中在物业费收缴、消防电梯等公用设施设备维护、燃气供热收费、私搭乱建、违规停车等涉及市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对于现场可以立即答复的问题,作客嘉宾都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解答,听众对答复也表示满意。直播结束后,针对现场无法直接解决的问题,物业处高度重视,组织专人逐条解决并及时跟踪反馈,将每一个问题解决到位,确保给每一位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马思腾  武鑫)

房产监察支队积极受理群众投诉举报

                截至11月末,市房产监察支队投诉举报中心累计受理各类投诉举报2045  件,其中,投诉举报电话、群众来访案件1598件,市长信箱、政府热线办、纪委纠风办、市住房保障局等部门转办案件447  件,均按照受理、转办、协办、督办、反馈、回复、通报、存档的流程标准,及时进行了处理答复。(宋可心  李娟)

零障碍”工作法助力北梁棚改资金筹集

                北梁棚户区改造工程是我市近几年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资金的筹集关系到北梁棚改能否顺利进行。市住建公司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与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沟通、对接,按照贷款发放的相关要求,及时、全面的提交项目基础资料及相关数据,与国开行建立了良好的银企关系,为北梁棚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为完成好这一重要使命,住建公司成立专门部门深入基层,与用款单位、施工单位及补偿住户面对面沟通,及时、全面掌握实际情况。积极与国开行、用款单位、银监局等相关单位沟通对接,每两周组织召开资金支付对接会,体现沟通“零距离”;出台《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及补充办法,明确了贷款资金使用要求,完善了资金使用审批流程,保障了资金使用安全、高效、规范,诠释流程“零障碍”;按照相关规定,每周提请棚改资金调度组召开资金协调会,定期与东河棚改项目实施部门召开沟通会议,对资金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每笔款项专项用于北梁棚改工作,保证质量“零差错”;认真的监管、密切的沟通、耐心的解释、资金高效合规的流转,力争服务“零投诉”;形成合规支付项目当日审批、快速办理,手续欠缺项目当日提出解决路径、告知完善方案的工作模式,确保管理“零缝隙”;用款单位心服口服,有力推进北梁棚改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达到矛盾“零激化”。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