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去年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27.01.2015  14:17

  1月13日上午,包头市政府新闻办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新闻发布厅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经信委新闻发言人马永立就包头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新闻发布。新华社、自治区级、市级共13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2014年,包头市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工业发展新老困难和挑战交织的复杂局面,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效益,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信息产业增势平稳。

   工业增速持续回升

  截至2014年11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上年末新增20户,达到650户,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042.3亿元,同比增长11.1%,增幅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增幅分别高于全国、自治区2.8和1.1个百分点,增速在自治区12个盟市中排名第2位,位次比上半年前移8位,比上年同期上升6位。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预计可保持在11%左右,高于国家、自治区平均水平。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1-11月,五大优势特色产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608.7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8.4%,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0.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6.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达到11.7%,高于全市工业增速0.6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有所提升;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50.1亿元,同比增长14.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6%,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扎实推进重点项目

  围绕建设“五个基地”,包装策划了总投资达3000多亿元的25个工业重大项目。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40多亿元的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014年全市共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202个,超年初计划12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16亿元。全市工业重点项目在数量上、投资总量上均居自治区前茅。

   园区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2014年,市本级下拨1.4亿元专项资金,9个重点工业园区共实施基础设施项目90个,完成投资超21亿元。山南地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基本达到了“八通一平”,山北地区基本达到了“五通一平”,园区承载项目和产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78%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园区,70%以上的工业重点项目在园内实施。截至11月末,9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1480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714.7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5.8%,园区的产业集中度较上年年底提高4.8个百分点。在稀土高新区和装备制造园区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基础上,铝业园区、金属深加工园区营业收入有望分别突破500亿元和600亿元。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全年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铁合金产能15.2万吨、水泥400万吨、碳素5万吨、稀土3.5万吨,淘汰落后产能项目数量和规模均居自治区首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530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2%。

   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截至11月,全市工业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739.2亿元,占全市的58.9%,同比增长11.2%。包头市中小微企业在助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

  互联网用户达163万户,移动手机用户375万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自治区各盟市中排在前列。政务网络资源整合率达到76%,政务网站整合率达100%,四大数据库的基础数据整合达到70%。全市信息产业完成收入82.3亿元,同比增长13.5%;软件园入驻企业达到170余户,通过国家“双软认定”的企业数量达40余户。两化融合暨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两化融合不断向纵深推进。

   行业管理成绩突出

  全年受理审批项目47项,其中,市本级受理25项,全部于一个工作日办结,上报自治区项目22项,已办结17项,办结率为77.3%。4户钢铁企业和2户水泥熟料企业通过国家公信部公告,对15户生产工艺差、产业规模小的落后产能企业进行了关闭。推进稀土上游企业整合重组,组建中国北方稀土集团获得国家工信部批准。

  2015年预期目标确定,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10%,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重大项目267个,完成投资800亿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记者 张建芳)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