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学军:“十三五”我们这样做

23.03.2016  09:15

   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转型升级

  ——访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学军

  记者: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在贯彻落实全国和内蒙古自治区两会精神方面,包头有哪些具体思路?

  杜学军:包头是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在“十三五”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着新的使命。当前,我们要更加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机遇,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为此,我们要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与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结合起来。首先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入手,通过科技创新盘活存量,提高存量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我们要发挥70多户国家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钢铁、铝业等传统产业开展技术攻关,推动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钢铁产业方面,要突出抓好包钢集团等企业的提档升级,开展技术改造,特别要按照市场导向加快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发展贝氏体钢轨、稀土钢等适销对路产品。大力开发无取向硅钢、高速重轨、铌铁合金等,重点开发高强度汽车用钢、高端不锈钢及冷轧板、大口径无缝钢管、高端特种钢等产品。同时,大力发展关联非钢产业,如煤焦油深加工等,构筑多元支撑产业发展体系。今年要实施好包钢新体系80万吨镀锌板等47个项目,力争优质钢、特种钢比重在去年80%的基础上达到85%以上,“十三五”末达到95%。铝产业方面,要突出抓好包铝、希铝等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大力发展高精度、高性能铝深加工及高端铝合金制品,拓展铝轮毂及航空航天用铝材、新型列车车体等轻量化铝型材、电容器铝箔材等产品。今年要实施好包铝110万吨合金铝、希铝50万吨合金铝和20万吨氟化铝等项目。到“十三五”末,铝合金产能要从目前的140万吨稳定到300万吨以上,就地转化率要从目前的70%提高到85%。

  总的讲,既要通过政策调整,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也要通过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增强产业竞争力。特别是要把“去产能”的文章做活,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倒逼,推动产能过剩企业走上以科技创新实现提档升级的涅槃重生之路,促进存量经济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焕发新的生机,把包头打造成为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新型冶金基地。

  记者:包头准备在哪些重点领域谋求突破?

  杜学军:要在4个重点领域谋求突破。一是在稀土新材料领域。实施“稀土+”发展战略,依托国家稀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建设,制定出台《包头市关于鼓励支持稀土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永磁、催化、抛光、发光、储氢等稀土新材料,积极扩大稀土在陶瓷、化工、军工等领域的应用,大力培育高性能钕铁硼及永磁电机、核磁共振、电动汽车等下游应用产业。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石墨烯、氟硅新材料以及铌、钪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并实现产业化。为此,今年要实施稀土新材料深加工中心、稀土镁合金、钐钴永磁材料、高性能钕铁硼、铌钪综合利用等32个项目,总投资达到112亿元,力争在终端应用领域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高端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二是在装备制造领域。要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强科技产品引进、消化和再创新,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石油装备、煤机装备、煤化工装备等产业,积极培育一批高端装备整机和零部件产业,加快向产业中高端迈进。同时,要抓住智能制造这个重点,成立“包头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研发中心”,抓好自治区网络协同制造中心平台二期建设,加强机床数字化改造,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今年,要实施特种车辆、石油装备等总投资193亿元的项目47个,实现联网数控机床设备400台套,形成“互联网+工业制造”的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建设国家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示范区。

  三是在新能源及核电领域。要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新能源产业。重点建设山北千万千瓦级大型现代风电基地、包头北至江西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项目,实施采煤沉陷区百万千瓦级光伏产业园区及风电制氢气领跑者计划,打造自治区最大的光伏发电产业基地,使包头成为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要加快风电储能、光电关键技术等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积极发展单晶硅、多晶硅、光伏发电元器件、风电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构建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要打造立体式新能源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同时,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核电的机遇,依托已建成的重水堆、压水堆、AP1000以及世界首条工业规模高温气冷堆等核燃料元件生产线,积极推进与中核、中广核集团的技术合作,大力开发系列民用核电燃料组件,培育发展核电装备制造,把包头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核工业基地。

  四是在军民融合领域。要设立军民融合科技专项,重点支持一机、北重和兵器北方材料院与包钢、包铝等企业开展军民两用新型金属材料协同创新,支持中小企业与军工企业产品协同创新,共同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同时,搭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大数据平台,规划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积极创建全国军民融合示范城市。

  记者: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转型升级,包头要重点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杜学军: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转型升级,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支撑保障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包头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要素支撑。启动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重点产业人才特支计划”,培养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学科发展、带动产业转型的领军人才。设立100亿元的产业转型基金、66亿元的稀土高科技产业基金,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为创业者提供全要素专业化服务。二是强化平台支撑。围绕融资平台,设立“包头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通过政府资金立项扶持、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引进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围绕产学研合作平台,发挥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北大包头创新研究院、浙大包头工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围绕创业创新平台,重点将包头北大科技园建成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推动装备制造园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稀土高新区打造为全国一流创新型特色高新区。三是强化环境支撑。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下放项目征集、评审、验收等职能,完善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打造科技创新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缩短企业报批事项的办理时限,实现重大科技项目“一站式”审批。落实和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记者 吕学先)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