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昆区百姓乐享公共文化服务
居民在小区文化活动站打牌 记者 张彩霞 通讯员 崔殿华摄影
■ 内蒙古 晨报记者 张彩霞
12月17日14时30分,离预定的时间还差30分钟,68岁的王润花拿着马扎出了家门,大约七八分钟后,她来到位于小区东南角的白云路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参加一周一次的草根大合唱活动。
今年10月份,办事处在社区建成这样的活动站后,她所加入的草根合唱队就从简陋的临时场所搬到这里进行活动,这里的环境更漂亮,设备更专业。
记者从 包头 市昆区文体局了解到,今年新建成的白云路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是包头市昆区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街镇文化广播综合服务站建设的一个。到目前为止,昆区13个办事处已经有11个建成达标的文化广播综合服务站,72个社区中有42个已经建成达标文化活动站室。这些深入基层、根植于社区的文化活动室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居民。
打造文化惠民工程
据了解,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文化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共同开展的一项战略性文化惠民工程。该工程计划开展三批,第二批创建工作于2013年底开始,共有32个城区申报,包头市是自治区唯一取得参评资格的城区。
包头市昆区文体局副局长王晓光介绍,按照本次创建活动的要求,昆区要在2015年8月前旗县区“两馆一院”(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街镇文化广播综合服务站,社区、村(嘎查)文化活动室,公共电子阅览室等5类13项建设100%达标。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昆区两馆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街政社区文化活动室预计年底达标率将从创建初期的9.9%提高到61.3%。
在场馆建设达到创建标准的同时,昆区文体部门还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活动内容、一流的群众文化活动团队,采取专业教师包片下基层辅导、星级团队评选等形式,积极培育壮大群众文化活动团队。据统计,截至目前共培养舞蹈、声乐、主持、二人台、京剧、体育等各类文体志愿者917人、发展注册文艺团队143支,评选星级文化团队19支,其中市级5星级团队1支、市级4星级团队4支、区级1-3星级团队14支,并有20余万人活跃在全区各广场、街道、社区、游园,已日益成为全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供给的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