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激活创新实用人才使用的“一池春水”

13.12.2018  14:11

    当“技术”遇上“产业”,就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在包头稀土高新区中科世纪科技公司,不久前点火试车的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生产示范线上,红色的着色剂产品让人赞叹。这项由中科院院士张洪杰花10年时间研究成功的稀土着色剂技术,最终在“稀土之都”绽放出产业化的丰硕成果。

    本着“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的理念,成立于2015年的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柔性引进众多国内高端人才,目前已建立中试示范线6条,孵化高科技企业13家,共建研发中心7个,促进成熟技术落地转化11项。

    地处北疆、过去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并不占优势的包头市,正通过产学研用平台的牵引作用和“刚性培养本土人才,柔性引进高端人才”的聚才战略,激活创新实用人才使用的一池春水。像中科院院士张洪杰团队这样的一批高层次人才,与草原钢城“结缘”,并借势“引智”背后的科技撬动力量,助推前沿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这座工业城市的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近年来,包头市先后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国内50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建成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等15家产学研用合作机构,成建制引进300多名专家学者来包实施合作项目200余项,联合培养本地硕博214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了强大智力。

    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围绕主导产业,包头市积极支持企事业单位创建各类研发平台。目前,建成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9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汇聚专家人才300余名,组织实施了一批科研项目。

    “人才支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动力。我们力图通过不断完善人才政策,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包头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6月,包头市实施加强重点领域人才工作10项措施。设立100个市直事业单位人才专项编制,建设1300余套人才公寓,设立2亿元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每年安排1亿元人才经费,对人才引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提供支持。“真金白银”的政策显现出强大竞争力和吸引力。过去,从本土到外地接受高等教育的很多人都选择了在一线城市就业,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家乡,来咨询参与的外籍人才也络绎不绝。

    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前来就诊的患者每天都会排起长队,而预约挂号消化科主任、内蒙古消化病研究所副所长孟宪梅要提前2个月。由于在专业领域的贡献,孟宪梅曾被评为自治区草原英才和包头市鹿城英才。虽然孟宪梅常常忙得加班加点,但他认为:“患者的信任、党和政府给我的荣誉让我无怨无悔!

    以工程引领培育人才,包头市积极支持本土人才申报国家、自治区各类人才评选项目,全市现有“千人计划”专家20名、“万人计划”专家4名,“草原英才”专家204名、团队90个、基地14个。同时,构建了以“鹿城英才”工程为主体,“领航校长、卓越教师”“名医人才”“包头工匠”工程等为配套的“1+N”人才培育工程体系,使各领域优秀人才不断涌现。

    引进来、用得好、留得住是提高人才利用效率的关键环节。包头市优化服务留住人才,制定了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实施意见,市委常委直接联系服务25名专家。推动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市场化运作,为人才培训、咨询等提供集中服务。为“鹿城英才”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卡,在项目申报、子女入学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让各类人才在细微处感受包头的城市温度。

    多管齐下,开放包容的草原钢城用诚心、赤心和雄心海纳各地英才,全市上下礼敬人才、厚待人才蔚然成风。如今的鹿城大地,各类锤炼人才的平台百花齐放、各显神通,各类人才逐渐融入城市血脉、扎根城市热土,施展才华、放飞梦想,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记者 吕学先)

 

“稀土之都”崛起一座科技城
    隆冬时节的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园区内,新华网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