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非公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

23.12.2015  16:28

  近年来,包头市聚合力促非公经济转型升级,致使包头市非公经济创造了90%的市场主体,80%的税收和就业;70%的专利和60%的GDP。占经济总量大半江山的非公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已成为拉动包头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进军“新三板”企业发展添新翼

  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风电太阳能设备研发设计制造安装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五月,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在上市过程中,得到来自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帮扶。

  今年,包头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支持和鼓励企业在主板、创业板和新三板挂牌上市。截止到目前,已经对内蒙古小尾羊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包头市展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给予500万元资金补助奖励。

  据市工商联副主席马为民介绍,包头市围绕企业由产品市场到资本市场的过渡,积极引导企业走上市融资这一渠道,通过产品市场到资本市场的过渡,尽早完成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华丽转身

  从事房地产开发的梁永亮,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电地热产品。眼光敏锐的他从中看出商机,通过多年研发,新型红外电热采暖项目获得国家和地方政策和资金支持,其成立的包头市山川圣阳热能科技有限公司,一跃成为全国电采暖行业的领军企业。完成了从传统行业到科技型公司的华丽转身。其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技术处于领先地位,获得16项国家专利,实例工程在国内数量占据最多。据梁永亮介绍,这其中受益于2014年国家科技部给予企业100万元中心企业创新基金,以及包头市给予的30万元资金扶持。

  今年以来,包头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在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方面,全年市本级将投入资金5.5亿元,目前已拨付3.6亿元。重点支持企业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科技创新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学研合作;落实稀土新材料补贴、电价补贴等政策。促进非公企业的转型升级、健康发展。今年,市本级拟投入8.8亿元财政扶持资金,较上年增加2.8亿元,投入力度为历年来最大。

   四两拨千斤政策杠杆撬动作用凸显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政府出台鼓励非公经济发展70条之后,市工商联配合市政府出台包头市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有80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包头市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制定扶持政策措施,在延续《包头市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加快发展若干规定》的基础上,又相继出台了《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多项政策措施,助推中小微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积极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着力提升优化发展环境、加强上市融资等培训、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三个服务水平建设,非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就业,创造税收的重要力量。

  在2012年到2014年三年间,政策的杠杆撬动作用凸显,包头市私营企业每年平均以3000家以上的速度增长;个体工商户实现5000家以上的增长。截止到2014年底,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240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67.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未来规划助推非公经济提量又提质

  骑士乳业今年登陆“新三板”以来,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已经形成全产业链条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战略,形成一链一乳的发展格局,每800公里形成一个市场区,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采访中,总经理高智利告诉记者,过硬的产品质量,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市场商业模式的完善,使企业在今年10月赢得了1000万元的军供订单,目前产品已全部生产完成,即将发货。

  在注重非公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包头市将重点放在了非公经济发展既要注重数量,又要注重质量上,推动非公经济和非公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今后我们工作的重点还是积极围绕中心企业新三板、上海Q版、E版上市工作,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积极搭建平台,努力解决好非公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法制环境方面,努力营造非公经济发展良好的法制环境。努力打造百亿元以上非公经济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心企业铺天盖地这样的发展模式,努力促进包头市非公经济发展。”马为民说。

  截止到目前,包头市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已超过16万户;非公有制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投资总额近7成。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120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70%以上,新增就业的90%。非公经济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记者张建芳)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