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干部下乡驻村 实事办在百姓心坎上

14.09.2015  11:46

  截至目前,包头东河区对农村1887户危旧房进行了改造,117.8公里村民道路得以硬化,14429套户户通设备安装完毕,累计投入3.15亿元,打造了9个高标准示范村、17个达标村,惠及农村居民5.86万人。

  金秋九月,记者走进乡村地头,处处可见干部忙碌的身影:为群众翻建危旧土房,帮群众协调广播电视“户户通”事宜,给群众讲解科学种植要领……这一个个跃动的身影,与乡村风景融为一体。连日来,东河区以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包头市两级党委、政府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动员大会会议精神为契机,派出市、区干部下乡驻村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不断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要求广大干部沉下身子、扎根基层为广大群众谋福祉。

   干部下来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更有信心

  一条蜿蜒的通村油路,现代化的太阳能风光互补路灯,将莎木佳村与周边几个村连成一体。已过午时,驻村干部与当地村民一起正在修葺粉刷“文化墙”,送饭的小伙子站在农用三轮上大声喊:“馒头来啦,还带着热气呢!”人们拍掉身上的尘土,三三两两走向“露天小饭桌”,“十个全覆盖”工程正全面有序推进中,“谋事要实”成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东河区以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为抓手,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区委书记带头深入乡镇搞调研,下乡进村挨门逐户访民情,检查督导“十个全覆盖”工程落实情况,带动了东河区万名干部下乡驻村解决实际问题。全体县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个村,科级后备干部任各村第一书记,包村访民情,解民忧,帮民需。截至目前,1887户危旧房进行了改造,117.8公里村民道路得以硬化,14429套户户通设备安装完毕,东河区累计投入3.15亿元,打造了9个高标准示范村、17个达标村,惠及农村居民5.86万人。

   承诺实不实,作风变没变,群众作“裁判”

  小环节,大举措;小动作,大转变。“包村干部为村里办了几件实事,村民最有发言权”,公积板村纪委书记王凯告诉记者。

  莎一村村民张二龙在自家的院子摸着新买的卷帘机十分欣喜。他高兴地说:“政府想得真是周到,这不,这台卷帘机我省了400多块钱呢!”农牧局干部边帮他选择机具边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这下,温室卷帘再也不用人工,安全方便多了。政府的承诺兑现了,第一批300万元农机具补贴资金已全部到位。

  挥扫帚,抡铁锹,打扫卫生的打扫卫生,抹灰的抹灰,砌墙的砌墙,望着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黑麻板村民李玉财喜不自禁。

  与此同时,东河区引导和发动干部群众深入查找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党员干部结合自己工作实际,面向社会、面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承诺实不实,作风变没变,群众作“裁判”。

   村北的张三学剪纸,村南的李四成明星

  下乡驻村干部们不但帮着搞建设,同时更注重抓软件。每天晚上,各村的文化活动室灯火通明,很多村民围坐在一张长方形大桌子旁,有人剪纸、有人画画、有人练毛笔字,村民络绎不绝。自文化活动室开门纳客以来,这儿的红火程度有增无减。

  “村北的张三学剪纸,村南的李四成明星”,南园村赵大姐每天上、下午都来村文化活动室打乒乓球,现在她都成了草根体育明星了,乒乓球打得找不到对手,软件建设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新建改造文化活动室15个,新建小学、幼儿园2所,标准化卫生室21个,便民连锁超市17家……“油路铺成黑圪蛋,村里也变成了新圪蛋”,东河区农村环境面貌的改善有目共睹,一条条笔直的柏油路穿村而过,一幢幢白墙黛瓦的农家院整齐排布,一簇簇锦绣花团令人心旷神怡。干部的脸晒黑了,茧磨厚了,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特约记者 杨恩杰)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