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尾矿库保护性围挡工程启动

08.10.2015  11:31

  包钢尾矿库保护性围挡工程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计划年底前将尾矿坝、回水管线和尾矿流槽整体围合,形成12.5公里围墙和6公里围栏。

  1965年投入使用的包钢尾矿库是国内最大的平地围坝型尾矿库区,位于包钢选矿厂西南约4公里平原缓坡上,占地11平方公里,是包钢集团重要的生产、安全、环保设施和稀土富集储存库区,对包钢集团及国家战略性稀土资源储备均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期盼,包头市、昆都仑区两级政府和包钢集团投入14亿多元加大尾矿坝库区治理,通过氧化矿搬迁、稀土企业零排放、坝坡绿化、五村移民、周边生态恢复等措施,尾矿库水资源实现达标排放,库区内外水质和环境明显改善,鱼类、鸟类回归,呈现“落霞与孤鹜齐飞,钢铁与绿色相融”的美景。

  然而,由于包钢尾矿库长期未能封闭,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偷盗尾矿粉事件频发,不仅使宝贵的资源流失,而且破坏了大片绿地,也对坝体安全造成了潜在威胁。

  为保护好国家战略性稀土资源,加强包钢尾矿库储备的安全管理,维护包钢集团安全生产,促进周边生态环境改善,根除危害尾矿库的各类安全隐患,按照国家工信部、自治区政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启动包钢尾矿库保护性围挡工程。

  记者了解到,依据包钢尾矿库闭库及生态修复的总体规划,将在实现尾矿坝封库的基础上,把尾矿库打造成绿色库区,即在2017年5月前实施尾矿库半闭库,逐步减少尾矿排放。在此期间,部分干滩位置实施绿化,尾矿坝顶及其周边实施道路硬化、绿化,初步实现生态修复,到“十三五”末,尾矿库彻底闭库,将建成包头市第二个生态公园,实现企业发展与国家利益、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高度统一。记者张建芳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