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县易地移民搬迁“配建制”的主要做法

03.03.2016  19:11

化德县易地移民搬迁“配建制”的主要做法

 

化德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东北部,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辖3镇3乡,93个村委会,352个自然村,9个社区,在册人口17.5万人,常住人口12.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3万、农村人口6.05万。

近年来,我县依托服装、合金和现代物流“三大特色产业”,大力实施以“三个集中”为主要路径的“三三制”城乡统筹一体化扶贫战略。“十一五”以来,全县依托“无土移民”工程,累计向县城转移人口3万多人。为切实解决进城农民住房困难问题,累计投入3.2亿元,在县城内建成移民平房小区2处(650户)、楼房小区4处(3560户),4210户、1.3万人进城农民实现了“住房梦”,实现了“移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针对移民小区管理难、管理成本高和城镇存量房积压的实际,从2014年开始,我县率先采取“补人头、不补砖头”的形式,对移民工程实行“配建制”。截止2015年底,我县共在三个住宅小区配建移民住房1935套(完工600套、在建1335套)、11.6万平方米,可入住5960人。

一、主要做法

对各类移民工程不再采取行政划拨建设用地、单独选址、集中建设,而是由政府与取得土地所有权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笠订配建合同,公司按照项目要求,负责承建主体及配套工程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政府按合同价回购,项目单位协调房屋分配,产权归购房者所有,小区物业管理按市场化运作。

一是科学规划布局。按照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重点考虑移民在服装、合金园区就业、就医和子女上学的需求来选择配建地点,优先选择在水、电、路、暖及绿化亮化等市政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进行配建,更好地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配建楼分为50、60、70、80平方米的结构格局。

二是合理确定价格。聘请中介机构综合地价、市场房价、建设成本、取费等因素,确定回购价格,项目单位和配建公司就具体事项进行协商,以竞争性谈判形式确定配建公司,签订配建台同。配建公司负责办理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预售房许可证及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合同签订并承担相应的费用。

三是明确双方职责。项目单位按照《实施方案》批复和投资计划的要求,提出配建工程的具体标准、要求和建设时限,配建公司负责承建移民楼的主体工程及室内外配套设施(水、电、路、气、暖、通讯、排污、硬化、绿化、亮化及室内工程)。

四是移民自主选择。工程竣工各行业验收合格后,项目单位按照合同内容拨付建设资金,并按照项目要求完善档案,移民自主选挥住宅小区和楼层,项目单位协助办理房产手续。

五是落实补贴资金。移民楼竣工验收后,项目单位按每平方米1500元(低于当地市场房价300元/平方米)的价格进行回购,按均价1080元/平方米的价格售与移民户;政府在按每户18000元补贴(人均6000元)的基础上,为配建公司按每平方米300元的标准补贴水、电、路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对移民中的贫困户,政府在人均6000元补贴的基础上,每人再补贴9000元,户均达到4.5万元。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有效提高国家投资利用率。实现“配建制”,可将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地用在移民住房补助上,做到“补人头、不补砖头”,提高国家投资的利用率。

二是有效减少管理成率。实现“配建制”,可充分利用住宅小区配套的水、电、路、气、暖等市政基础设施和物业管理等公共服务,减少单独建设的成本和管理运行费用,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三是有效推进进城农民市民化。移民楼和普通商住楼配套建设、混合居住,让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同居一处,平等享受交通、商场、学校、医院等社会公共资源和发展成果,促进市民化进程。同时,通过市民带动,促进进城农民转变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提高素质,尽快融入城镇生产生活,有利于社会和谐和全面发展进步,同时也避免了低收入群体居住过度集中引发的治安、上访和与其他社会群体隔离而被社会边缘化的问题。

三、下一步计划

为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移民的住房需求,消化存量商品房,2016年我县计划在全县已竣工且手续完备的商品房范围内由移民自主选择购房,政府按相关政策要求进行补贴,补贴资金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项目资金,按国家投资标准进行补贴;另一部分是易地扶贫贷款资金,移民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购房协议和还款协议,根据自身偿还能力确定还款年限(最长20年),政府根据购房情况向房地产开发公司拨付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