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区域通关”七年之痒 包头进出口业务读秒时代

09.12.2014  11:17

  原标题:度过“区域通关”七年之痒包头进出口业务读秒时代

  今年1月—10月,包头海关累计监管区域通关货物进出口货运量183.2万吨,同比增加33.8%;其中进口货运量127.2万吨,出口货运量56万吨。累计监管区域通关货物进出口货运值5.4亿美元,同比增长6.3%,从2007年到2014年,包头海关成功度过“区域通关”七年之痒。

  从“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到“属地申报、属地放行”一系列区域通关改革措施给包头的进出口贸易带来利好消息,首先是进一步拓展区域通关模式,自2013年11月1日起,AA类企业可以由以前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拓展为“属地申报、属地放行”,进一步节约了通关成本,提升效率。其次,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适用范围,自2013年11月1日起,适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进出口通关模式的企业从以前的A类及A类以上降低门槛到B类生产型出口企业,自2014年3月1日起,门槛再次降低B类生产型企业。自2014年1月23日起,取消“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包括“属地申报、属地放行”)通关模式跨关区授权检查的限制,属地海关和口岸海关无需签订合作备忘录。对于符合海关规定条件的企业,在任何口岸进出口的货物均可实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包括“属地申报、属地放行”)。新增“区域通关报关单无纸化申报”模式,AA类企业可在电子口岸申报时选择“属地申报、属地放行”通关作业无纸化模式,从提交报关单电子数据到系统放行不到20秒,使进出口企业的通关流程进入了真正的“读秒时代”。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