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沙尔沁镇:既要美丽,还要宜业

05.11.2015  10:01

  原标题:既要美丽,还要宜业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担着沙尔沁镇“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建设任务。2014年,开发区以建设沙尔沁工业新区、打造首府工业集聚集约发展的主平台为牵引,把农村和农业作为“二次创业”的重点,按照现代化农村与工业化园区建设并行的建设思路,全面规划和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今年,开发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实施主体,从资金、人力、物力上全力保障“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顺利推进。

  沙尔沁镇小什拉乌素村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这段时间,小什拉乌素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干得火热。垂钓池已经建好,旁边4亩多的农家院正在建设中,20亩采摘园正在规划,村文化中心将建成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的宗旨是,既要美丽,还要宜业。”小什拉乌素村党支部书记洪艳萍说。

  “购物、医疗不出村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我们现在打工也不出村。”村民赵军利骄傲地讲述着。原来,小什拉乌素村的工程基本都是本村村民们在做。“全村200多村民,只要有劳动能力,都在干活呢!每天能挣150元左右,还能保证自己家的营生质量。”赵军指着忙碌的施工现场说,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满足。现在,这里村容整洁,设施配套,又不失自然生态的乡土气息。走到村民家中,户户也是干净整洁,这也成了这个村自然形成的乡风。“十个全覆盖”工程改变的不仅是农村的落后面貌,更改变了农民的传统思维,发挥了农民的主体作用。沙尔沁镇色令板村第一书记曲友谦,一直在如意管委会工作,去年9月到色令板挂职。他说,工作开展比较顺利,要感谢“十个全覆盖”工程,因为“十个全覆盖”工程让村民切身享受到了实惠。用事实说话,村民才相信,有了这样的基础,才拉近了和村民的距离。说起1年来的收获,小曲感受颇深:“现在遇到事,先站在村民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也更有耐心了。”(李爽)

[责任编辑 李珍 ]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