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讲述新农民新牧民的精彩故事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农业、农村、农民跟上现代化整体步伐,使亿万农民更好地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化成果,建立起坚实的农业基础、和谐的农村社区、小康的农民群体。我区有1464万农牧业户籍人口,超过1000万人生活在农村牧区,农牧民是我区社会结构的基础。把富裕农牧民、提高农牧民、扶持农牧民作为核心任务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就是在回应农牧民的热切期盼,让农牧民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参与现代化进程,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工程的深入推进,农村牧区又脏又乱的环境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农牧民生活方式的一系列改变。发展的条件具备了,精明能干的农牧民便抢抓机遇,尽早谋划,搭上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时代快车。物质基础夯实了,他们有了对更高质量、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愿望和追求。与农村牧区基础条件的改善、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相伴相生,传统意义上农牧民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赋予了新的内涵。
你看,春天有花,夏天有景,秋天有果,冬天有绿,郎春花的居处宛若花园,庭院经济时常挂在两口子嘴边;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停歇的客人越来越多,吕春梅的小超市生意越来越火;盖了暖棚,打了机井,买了拖拉机和打搂草机,斯琴巴特尔抛去顾虑,尝试集约化养殖,家里的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农家乐让亢文明尝到了甜头,高峰时前院的二层小楼和后院的平房住得满满当当。常给游客做向导的他迷上了摄影,懂得什么叫拍摄角度……
还是那个人,却又不是那个人。本报今日起推出《新农民新牧民》专刊,为您讲述新农民、新牧民的精彩故事。
郎春花:好日子就像花儿一样美
自家的葡萄熟了,郎春花准备摘一些来酿酒。
蓝天绿树稻田,小桥流水人家。伴着秋日暖阳,记者走进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宛若走进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
石头墙配木门,农家小院干净整洁。在嘎查村民郎春花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房前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市级文明户”和“美丽庭院标兵户”牌子。院内是一排排生机盎然的果树,院子右侧成排的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又一串水灵灵的葡萄。
郎春花正弯着腰晾晒桔梗,说起这两年“十个全覆盖”给家里带来的变化,郎春花的脸上满是兴奋,她说:“不仅嘎查大街小巷都修通了水泥路、安上了路灯,连我们家院子里这50米长的水泥道都是嘎查花钱给铺的。还有,房顶彩钢瓦也是村里帮忙安装的,嘎查现在变得都快认不出来了。”
郎春花说,由于嘎查离市区近,还靠近机场,现在村里的环境大变了样,都成了周边人度假旅游的观光点了。“现在,嘎查里种玉米水稻的比过去少了,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庭院里圈养猪羊、养鸡养鸭,房前屋后栽种果树,有的还在院子里养了孔雀呢!”她告诉记者,除了在院子里种了4亩李子树和桔梗、黄芩等药材,家里还种了80亩苗木和20亩葡萄,“种这些比种玉米的利润高5倍!”郎春花的丈夫何根柱给我们算着他们家的庭院经济“致富账”。
义勒力特镇党委书记李红星说:“春天有花,夏天有景,秋天有果,冬天有绿。如今的义勒力特嘎查正在按照打造‘旅游生态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娱乐’美丽乡村总体要求,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及庭院经济、旅游观光农牧业。”
“郎春花家可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呢。”站在一旁的嘎查党支部书记白双龙介绍说,如今,嘎查80%的农户都有果树,基本上达到了户均120株左右。“今年我们还在临近机场绿化带附近栽植果树1000亩,目前已经与万佳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下一步要对果品进行深加工,制成果酱、果汁、果干,让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
郎春花说,村里平添了一道道美景,不仅让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感觉村里人的素质和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过去我们嘎查里打牌喝酒的人多,现在聚在一起聊收入、说打算、用电脑上网的人多了。自从嘎查建了文化活动广场,我们这些妇女一到晚上都要去文化广场跳上一会儿。”郎春花说,现在村民们自发成立了秧歌队和广场舞队,不仅城里流行这个,嘎查里也兴起了一股健身热潮。(记者 胡日查 见习记者 高敏娜 摄影报道)
记者感言
从吃水难到安全饮水进家入户,从信息闭塞到电视、互联网全覆盖,从泥洼村路到如今一条条民心路、致富路、幸福路……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深入实施,过去脏、乱、差的小村变成了山清水秀、乡愁浓郁的幸福家园,过去公共服务匮乏的“穷乡”变成了幸福全覆盖的“暖乡”。看得见的巨变,让嘎查村民们的言行观念、精神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让我们看到了农牧民心底里的欢喜。
义勒力特嘎查的文化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