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林业厅组团观摩考察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情况

24.11.2015  09:59

林业厅政府网11月24日讯  按照自治区党委安排,9月28日,自治区林业厅组织副处级以上干部深入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实地观摩考察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情况,深切感受这项民生工程给农牧民带来的实惠。

看这古香古色的文化大院,棋牌室、活动室、农家书屋、农民艺术品陈列室应有尽有,比城里都好!

这农村道路一硬化、村头巷尾有了树,村容村貌就是不一样!

观摩团一走进卓资县复兴村西大同营村,一下车,大家就拿起手机、相机,边拍照边感慨。

据当地干部介绍,西大同营村隶属罗家营村委会,毗邻旗下营镇,院落总数78处。种养殖业以马铃薯、玉米、小麦、肉羊、生猪为主。街巷硬化、通电、广播电视、通讯和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已实现全覆盖。工程建设突出产业、历史风貌、地域特征、民族特点建设。体现晋商文化、走西口文化。

这个村“十个全覆盖”建设结合自身文化底蕴,民俗文化融合其中,打造成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村庄。经过建设,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体现了田园风光,彰显了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一个美丽宜居乡村正在悄然形成。

旗下营伏虎村位于旗下营镇新区,历史悠久,赵长城、斗金山、大黑河等历史遗迹随处可见。在实施“十个全覆盖”过程中,充分体现乡情乡愁、产业为本、文化为魂的特点。大力发展种、养、商、工产业,提高了村民收入,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

在实施“十个全覆盖”过程中,村民们还自发编演了赞美“十个全覆盖”的小品、小戏等。

工程的实施,拉动了农村基建投资,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全村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显著提高。同时广大农民看到了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干部的心和群众贴近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

梨花镇土城子村完成改造任务261户,拆除危房134间,维修院墙8500平方米;植树1500株;新建九曲黄河广场一处;建成互助幸福院一处。

土城子村既使梨花镇所在地,又是武要古城城址所在地。武要古城属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82万平方米。据考证这是一座战国时期重要的军事城堡,历经战国到明清10多个朝代。

土城子村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核心,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切实改善民生、提高农民幸福指数为宗旨,让农民“走水泥路、住安全房、喝干净水、看放心病、领养老金”。

梨花镇东壕赖村位于卓资县西部,总面积24平方公里。2009年,东壕赖村筹措资金17万元,新建“两委”办公场所,完善了村级活动场所。今年,全村率先实现“十个全覆盖”。

通过改造村容村貌,全村住房砖瓦化率达100%;街道硬化率达100%;建公厕18个,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富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下,按照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成蔬菜果品种植区、脱水蔬菜厂、蔬菜交易市场和观光采摘园,年产洋葱、胡萝卜等脱水蔬菜600吨。

强化道德约束,建设和谐村。制定了《东界村村容村貌管理办法》、《东界村文明村民公约》屏除陋习,弘扬新风尚,增加正能量,推进村民道德建设。

由于成绩突出,2010年、2011年,村党支部先后被自治区党委、卓资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命名为“自治区级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明村”。

观摩中大家看到,为了巩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成果,各地不单是大力改善村容村貌,还特别注重培育采摘、农家乐、特色种植等产业发展,让村民不仅住得好,还要生活好。

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观摩,既开阔了眼界,又亲眼目睹了“十个全覆盖”给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真切体会到“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的确确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更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关系的发展工程。过去也搞了很多农村改革、建设、发展,但大都是单项推进的,这次“十个全覆盖”工程把经济、社会、民生的各方面都整合起来,整体推进。

大家深刻体会到,“十个全覆盖”工程是自治区成立以来最大的综合性民生工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强基固本工程。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牧区的这一关键,针对我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的实际,全面推动农村牧区社会事业加速发展,切实补足民生短板,既还上了历史欠账,又蓄积起农村牧区的发展后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和创新创举。

观摩考察团由林业厅副巡视员肖文武带队,厅处室负责人、副处级干部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共20余人参加了观摩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