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卓资县:因地制宜盘活资源发展集体经济

30.11.2020  20:57

  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30日电(石毅)绵延的阴山环抱着高低不平、坡度和缓的丘陵,丘陵间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庄,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就位于阴山东南麓一望无际的丘陵地带中。

  曾经,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自然条件差,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地方经济基础薄弱,财政困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差,不少农民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如今,这里的集体经济遍地开花,富民产业硕果累累,企业建在家门口,村里不仅人气旺了,财气也来了,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10月23日,旗下营镇油坊营村几位老人在长椅上晒太阳拉家常。新华网 石毅 摄。

  旗下营镇油坊营村曾是卓资县的重点贫困村,建档立卡户占常住人口40%以上。长期以来,油坊营村没有村集体产业,集体经济收入一度为零。近几年,卓资县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油房营村的村容村貌变了,村民腰包鼓了。

  油坊营村一直有加工食用油的传统,后来机器榨油出现,村里的传统油坊逐渐没落。2019年,驻村扶贫工作队挖掘油坊营村的榨油历史,注册了“油坊营”商标,创建了食用油地理品牌,建设了食用油加工厂。

  现在,食用油加工厂每年可生产加工胡麻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100万斤,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同时带动贫困人口就业,促进贫困人口增收。今年年初,食用油加工厂又投建两条全自动生产线,熟榨一级亚麻籽油和压榨一级葵花油通过国家检测,已经获得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

  旗下营镇党委宣传委员刘少华介绍,油坊营村生产的胡麻油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销售到了北京、四川、福建等地。

  其实在2017年,卓资县就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鼓励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开发集体资源、添置经营新资产、发展特色种养、开发旅游资源、土地流转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年来,卓资县各乡镇围绕本地实际和资源优势,把精准脱贫与发展村集体经济深度融合,因地制宜拓宽集体经济“路径”,为群众栽“摇钱树”,帮群众拔“穷根子”,切实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

  十八台镇北部的朝鲁村,虽然地势平坦,但缺乏可以精耕细作的水浇田,农民靠天吃饭,基本生活难以保障。朝鲁村党支部书记赵俊文带领支部一班人挨家挨户走访调研,因地制宜,搞好搞活集体经济。

  调研发现,朝鲁村有种植小麦和莜麦的传统,便决定把原本濒临倒闭的面粉加工厂运营起来。通过京蒙对口帮扶项目,面粉加工厂采用传统石磨加工工艺,保留了粮食中原有的营养成分,推出“磨子山”品牌的石磨小麦粉、莜麦粉产品,并借京蒙对口帮扶销往全国各地。

  十八台镇朝鲁村土卜子自然村大西梁坡上饲养的骆驼。新华网 石毅 摄

  朝鲁村还依托地理优势和生态资源,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在朝鲁村土卜子自然村大西梁坡上,经营骆驼系列产品的黑龙江绿源养殖业有限公司租赁了400亩荒坡饲养骆驼。其中,租金的20%入股村集体经济,80%给村民分红。今年,村里又引进卓资县裕丰和科技养殖业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正在新建占地51亩的肉牛养殖场,项目建成后年出栏肉牛1200头,可为村民提供20个就业岗位。

  油坊营村和朝鲁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是偶然现象——旗下营镇伏虎村发展豆腐产业、大榆树乡孔督营村发展野生保健黄芩茶产业、梨花镇壕赖村发展农家乐……卓资县以冷凉蔬菜、马铃薯、燕麦、生猪、蛋鸡为主的一批特色种植、养殖、农畜产品加工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正在兴起,初步形成了入股分红、资产租赁、土地流转、产业带动、乡村旅游、资产收益等多元化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村集体经济发展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一个地方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卓资县委书记王晓军介绍,卓资县在通过金鸡扶贫、冷凉蔬菜加工、光伏扶贫等大产业项目带动同时,积极鼓励贫困地区群众抱团增收,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特色资源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全县10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清零达标。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