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资县工程产业同布置支撑“十个全覆盖”

04.02.2016  11:44

  卓资县在推进“十个全覆盖”的同时,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在建设美好家园的同时,把致富产业培育起来。通过抓特色产业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现代农业带动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发展、工矿企业带动发展和城区功能辐射等多个类型的示范村,实现了“十个全覆盖”与产业推进相结合。

  复兴乡印堂子村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资源优势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土、水、肥、气候、饲草料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设施种植业和规模养殖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农牧业、特色农牧业和品牌农牧业。该村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运作、村民参与的形式,完成农田水利配套3000多亩,流转土地2500多亩,发展合作社4家,发展葵花、马铃薯、甜菜等特色支柱产业,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巴音锡勒镇十股地村充分利用村庄紧靠辉腾锡勒草原的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旅游兴村”主题,规划设计、组织施工和产业布局都以服务旅游发展为要求,引导农户合理流转土地,发展观光采摘农业和农家乐、牧家乐旅游接待产业,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夯实后续发展基础。十八台镇哈力盖图村是正红旗察哈尔头苏木形成的古村落,该村地处湿地草原,是大黑河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民俗特色鲜明。该村两委在“十个全覆盖”规划过程中,充分突出该村乡情文化、石器文化、黑河文化、草原文化的特点,为发展旅游产业营造氛围、奠定基础。大榆树乡立足地处明星沟天然次生林原生态景区和明清古驿道的独特优势,在推进十个全覆盖过程中体现明清建筑风格,引资开发旅游景点,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村民致富。

  旗下营镇伏虎村紧邻旗下营和益发电厂,村党支部围绕服务电厂和建设美丽乡村做文章。一是通过发展运输业促进村民增收,在电厂建设期间,由党支部协调,优先租用本村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二是通过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建厂期间,吸纳该村剩余劳动力进厂打工;电厂建成后,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尽可能吸纳村民就业。三是依靠发展商业促进农民增收,引导村民围绕建厂时的建筑工人和电厂员工的衣、食、住、行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卓资山镇六苏木村、大苏计村立足城区生产生活需求,发展服务产业增加村民收入。积极发展农家乐接待产业,吸引城区居民休闲度假,享受农家风情。发展蔬菜种植业,两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0%以上,成为中心城区居民重要的“菜篮子”。积极发展肉类加工业,大苏计村建成了全县最大的肉类冷冻库,可供应县城三分之一的饭店,年销售额达300多万元。发展建材业,引进建设了砖厂,解决了全村四分之一的剩余劳动力。积极发展劳务输出,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让村民四季有活儿干、有钱赚。

  目前,卓资县多数村庄村容村貌整洁美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并且根据各自特点确立了富民产业,村民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自治区驻卓组)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