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绿博会让本地的土特产在北京找到了市场

18.01.2016  18:51

  原标题:到了北京才知道,市场这么大!

  “真不知道参加展会这么好,能把货销出去不说,还能让北京人吃上著名的‘卓资山熏鸡’,了解我们的品牌。展会第一天带来的80多只熏鸡就卖完了,着急给家里打电话加班加点做出300只,用班车运到北京,这运费可不便宜,就这些货花了700多块呢。不过,这钱,花得值!”在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展销会上,还是第一次出门参加展会的张宸玉忙里偷闲,与记者聊了起来。

  “1930年,我爷爷张喜年开了当地第一家卓资山熏鸡店,1976年,我父亲张润奎带着熏鸡参加全国美食展,卓资山熏鸡被评为全国三大名鸡之一,可以说,我家是卓资山熏鸡最有名的老字号!”介绍着自己的产品,张宸玉一脸自豪。

  说话间,她还不时招呼上前询问的顾客:“来来来,先尝后买,我们这可是全国三大名鸡之一,味道独特,您尝尝,不买也没关系!

  “内蒙古的绿博会已经举办了三届,为什么从来没参加过呢?

  “嗨,别提了,家里只有一个男孩子,他又对这个不感兴趣,我们姐妹俩女人家家的,有些时候太保守,总觉得我家是老字号,还用得着花钱打广告?现在看来,我们欠缺的东西太多,好的产品也要有品牌,企业要想发展好,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

  “那明年有了这样的展会还来吗?

  “一定来!我们商量好了,再不能守在卓资那个小地方开个小门店卖熏鸡了,去年,县里建起了熏鸡产业园,政府特别支持企业发展,爷爷和父亲把产业做起来了,在我们姐妹俩手里要把它做大,北京市场这么大,我们一定要把卓资山的熏鸡卖到这里来!

  张宸玉认为,来参加展会,算细账并不挣钱,但是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打品牌,只有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产品,企业发展才有了根基。

  与张宸玉一样,来自乌兰察布市的段日永也是感触良多。他告诉记者,区内的展会他参加了好多次,但也是头一次来北京参加展销会,带了2万多元的货,估计怕是不够卖。

  段日永是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同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带来的本地鸡蛋在展会上卖2元钱1颗,在品尝之后,北京市民特别认可。

  “北京人的消费水平比咱们高,他们是有钱买不到好东西,可我们农民是拿着好东西找不到销路,来了北京参展我才知道,市场原来这么大,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现在已经有好多商家和我联系,要代理我的本地鸡和本地鸡蛋,展会后,我就和他们一一联系,一定要让我们合作社的产品打开北京市场!”(王国英)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