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教中学,庙小菩萨大?

07.06.2016  04:52

   话题

  这几天,一条人大附中招聘中学教师的消息在朋友圈走红了。在今年人大附中招聘教师公示名单里,16人中有9名博士、7名硕士,其中3人是名校“海龟”,其他人也都毕业于北大、清华、人大等国内顶级名校。不少人慨叹,名校硕博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只能屈就中学去教书了。

观点1

   并非大材小用

  针对这份公示名单,有舆论质疑北大博士去中学当教师,有些大材小用。说实在的,这种质疑既高看了北大博士,又看轻了中学教育。北大博士去中学当教师,这是很正常的选择。为提高中小学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应该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虽然学历并不是高素质的唯一标准,但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将是大势所趋。

  名校毕业的硕士、博士去中学当教师,并非低就。如果要说是低就,那是以前的观念出了问题。比如,有人认为攻读北大博士,追求的是升官发财。因此,大家乐见北大博士不搞学术、教育,而去考公务员;还比如,有人认为读博士最好的出路是搞学术研究,去中学当教书匠是大材小用。当然,沿着这样的思路,还有人会质疑,中学招聘教师,动辄硕士、博士,而且都要求来自名校,这是不是学历高消费?是不是也是一种名校情结?这些观念都有厘清的必要。

  其实,不要说中学,欧美国家有些幼儿园、小学,对教师的从业要求,都至少是硕士学历。这不是学历歧视,而是整体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手段。这就好比在国外要成为医生,通常需要有博士学位一样。这需要严格的专业训练,才能从事专业事务。当然,对于优秀人才,学校也确实需要防止一种倾向,即以“名校+高学历”来判定谁是优秀人才,这看的是人才的出身,而非真实能力和素质。学校也不能简单以本校教师中有多少博士、硕士,来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绩,而应该关注教师本身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贡献。

  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进教师队伍,二是尚未创造条件实现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以此留住优秀的教师。近年来,我国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学校有了更好条件去吸引优秀的人才,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何时中国的优秀人才把到学校当教师作为理想的人生选择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就会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重点学校、名牌学校,现在已有了吸引优秀人才的实力,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学校,还很难吸引优秀人才,甚至连基本的编制也保证不了。这也是此次人大附中“高大上”聘用教师名单,引发舆论关注的一个原因。

  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除了考虑薪酬待遇外,更关注的是事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为此,我国中小学在提高教师薪酬待遇的同时,更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这需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行政对学校办学的干扰;在学校内部实行民主管理,建立教师委员会,负责学校的教育事务管理、决策和教师评价。唯有如此,才能让优秀人才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避免他们满怀理想进入学校,却很快失望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感。(熊丙奇)(据新华网)

观点2

   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应予关注

  其实,名校硕博毕业做中学老师,早就不是什么大新闻。犹记得六七年前,就有中科院博士来我的高中母校任职生物老师;而在三四年前,一位北大中文系的老师曾对我说,“要是我的博士能进北京名牌高中教语文,老师们都会替他高兴!”像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名牌高中,近年招收新教师的门槛升到了名校硕博,这种现象并不令人意外。

  之所以舆论对此现象反应敏感,主要源于两个心理:其一,在读的硕博生有强烈的代入感,愈发对当前就业难感到焦虑、甚至绝望。毕竟,只有极少数名校毕业生才能找到好工作。其二,很多家长、中学教育工作者,对人大附中等名牌高中抢占各种资源愤愤不平。当下,中学师资力量、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各种优质资源被名校择取,无疑是对普通中学学生的不公平。

  在不少人看来,博士毕业进高校、科研机构本来是最优选择,毕竟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未必适合潜心高精尖学术研究的博士去做,甚至会让有些人觉得多年求学“书白读了”。深究之,舆论揣测当事人心理时混淆了一对概念:高中老师和名校高中老师。

  实际上,相比进入三四线城市的一些普通高校,很多博士更乐意在大城市的顶级高中教书。以北京为例,若能进入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等校教书,不仅能解决北京户口问题,在物质收入、社会地位、孩子教育、人脉等方面也前景可观。在国外,即使欧美国家的名校博士毕业生,能进大学教书的也只是一部分人,博士毕业从事各种工作都很正常。从某种意义上讲,名校硕博选择当中学老师,也与中国基础教育水平提高有关。相比之下,上世纪80年代大量岗位人才欠缺,大学生供不应求,反倒是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名校硕博生争当中学老师背后有一个令人焦虑的问题: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衡。与名牌高中的火爆相反,很多小城市、乡镇的中学招聘,难以吸引到优质毕业生。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囿于现实因素,不愿意从事中学教育;另一方面,普通中学教师待遇低、保障不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前景不好,这些因素都让不少怀揣教师梦的年轻人望而却步。耐人寻味的是,与我们的常规印象不同,人大附中招聘的老师里,反而没有师范科班出身的人,而在北京名牌高中,死板应付高考、填鸭式教育的路子早已被抛弃。但是,大量普通中学的学生依然要指望高考应试打翻身仗。这种校际、地域、城乡的差距,又岂是简单的求职和教育问题呢?(黄帅) (据中青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