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让农牧民实现“宜居”梦

24.11.2015  12:46

  广袤的草原上,一座座亮丽的村落点缀其间。村子里的房子,或红顶黄墙,或白墙青瓦,颜色和谐,各具特色;清新纯朴的墙体画、干净整洁的街巷、风光互补的路灯、设施齐全的文化健身广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达茂旗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后,农村牧区呈现出的新景象。

  “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头戏就是农村牧区危房改造项目,该项目是解决农村牧区基本住房安全问题,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让达茂旗广大农牧民告别了昔日低矮的旧土房,实现了几代人共筑的“宜居”梦。

  梁引拴是达茂旗石宝镇幸福村的村民,一直以来他们一家人都住在30平方米的小土房里,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经过30多年的风吹日晒,这座老房子已经变成了危房,“搬新房”对他们来说像个遥不可及的梦,然而,“十个全覆盖”工程却让一家人的梦圆了。面对记者,老梁说起近一年自家的变化,高兴得合不拢嘴,“住这么好的房子,每户才花两万五千块钱,与以前的旧房相比,现在的房子水电齐全,有卫生间、洗澡间、有暖气,结构基本和楼房是一样的。”

  据悉,达茂旗危房改造按照“集中新建、合并改造、原地整治、拆除撤并”的原则,在发展条件较好的沿路水源富集区集中新建精品村,搬迁转移周边旧村;围绕发展基础较好的中心村进行合并改造,搬迁转移周边小村;针对不宜搬迁、农牧民又不愿搬迁的村庄进行原地整治改造;将生态极度脆弱的偏远小村进行拆除撤并,整村搬迁到周边精品村、中心村,或直接转移进城。

  在实施村庄改造中,达茂旗坚持突出村镇地域文化特色,对列入规划的嘎查村进行整体设计,注重差异,凸显个性,为打造边境旅游型城镇注入活力。

  乌克忽洞镇、小文公乡等农区集镇建设以体现晋北风情为主,希拉穆仁镇、明安镇、达尔汗苏木等牧区集镇建设以体现蒙元文化为主,以铁矿业为主导产业的石宝集镇突出工业元素和现代风格,以口岸贸易为主导的满都拉集镇则突出边境异域风情。

  按照全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规划,从2014年起,达茂旗将用三年时间,按照“人口转移集中、产业转型升级、设施集中配套”的思路,将原有的349个自然村整合为60个中心村和140个基本村,集中配套房、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到2017年,基本构建起规模结构适宜、空间布局合理、生产生态和谐、城乡互动发展的村镇体系,让全旗所有农牧民住上舒适房、喝上安全水、看病不发愁、养老有保障、活动有场所,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