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资县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拓宽农民致富路
巧用专业合作组织的产业链,拉动产业上规模。全县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02家,引进了种植养殖业新品种,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使农民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以市场为目标的商品经济转变,进一步推进了特色产业上规模,壮大了特色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巧用专业合作组织的流通链,发展特色养殖业。大榆树乡后房子村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地理优势,组建了天骄种禽繁育合作社,引进了绿羽种鸡,年繁育出售种鸡11批33万只,熏鸡3万只,除保证本县需求外,还远销周边旗县市和山西等地。同时还为150户村民投放了3万只熏鸡发展蛋鸡养殖业,每户仅养鸡一项增加收入1000余元,使该村发展成为养鸡基地。
巧用专业合作社组织的利益链,确保农民增收。梨花镇东壕赖富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创新驱动上下功夫,坚持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方向,探索完善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科技人员+农户模式,把农民从一家一户发展的小平台推向农民致富的大天地,建设种植园区1782亩,打造了脱水蔬菜、大棚滴灌马铃薯、青椒、红萝卜、葡萄、草莓、礼品西瓜等10多个品种。其中,大棚马铃薯不仅占领了呼市、包头、集宁市场,还远销天津、北京、太原、石家庄和国外市场,凡是加入合作社的农民,人均增收6800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688元。
巧用专业合作社组织的连接链,推进种植、养殖业发展。十八台镇永利绿色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形成了农户+科技+市场共同发展运营模式。通过租赁入股形式获得土地1216亩,建成日光温室260座、大棚200座、种植露天蔬菜730亩,种植草莓、树苗、樱桃、礼品西瓜、彩椒、圣女果、硬质番茄、西兰花、紫甘蓝。除满足本地区消费外,部分蔬菜和水果已经成为呼市、包头、集宁、二连等大中城市的抢手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公司还为当地解决农民就业300余人,每人每年纯收入1万元以上,使周边的五椟亥、印堂子200多户贫困农民由此脱贫。梨花镇狮子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强组织了278户农民成立了“聚源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总投资2100万元,建成养殖基地87亩,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猪舍1.4万平方米,引进了英国大月克夏和瘦肉型良种猪。现有种猪485口,后备母猪200口,大小商品猪3500多口,黑猪种猪80口,年出售商品猪6批1.2万口,全部销往呼市金宇生物制药厂和碧维安泰生物有限公司及呼市范家营屠宰加工厂,实现收益180万元。今年,李志强还向周边三道营、榆树营、韭菜沟、土城子发放仔猪1500口发展养猪业。(通讯员 杨崇权 )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