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扶持与民众参与合力,加快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12.01.2015  20:01

   2012 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制度研究》调查报告之一

   “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报告

  [提示语]当前,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面临两大挑战,即民族文化的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究竟有什么关联?如何应对这两大挑战?成为决策者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确保文化与环境的和谐依存、互动发展,统筹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需采取文化生态保护区形式,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化”或“文化生态”是指某一民族成员凭借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在世代延续的漫长历史过程中,一方面加工、改造了该民族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使之获得了文化的属性;另一方面,通过民族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机制,不断地完善和健全该民族文化自身,最终使民族文化与它所处的生态背景之间结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耦合实体。文化与生态的这种耦合实体才可以被称为该民族的“生态文化”或“文化生态”。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开展过两次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共有八个旗县先后被评为文化生态保护区。2010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被评为“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认识到自治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现状的研究意义,于2012年申请了《内蒙古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制度研究》课题,被列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年度重点课题。为了研究该课题的组成部分《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2012年9月,民族所所长白兰研究员带领笔者深入基层,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进行田野调查,在旗政府所在地尼尔基镇、鲁日格勒源乡腾克镇、曲棍球源乡阿尔拉镇、曲棍球基点学校达斡尔中学和阿尔拉中心校、民族实验小学、达斡尔学会、拉里浅村等地开展调研工作,搜集到相关资料,并收回有效问卷110份。通过与文体广电局领导、达斡尔学会成员、学校师生、乡镇领导和村民的访谈,我们了解到莫旗被评为“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以来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等。对访谈资料和调查问卷整理分析后,白兰研究员指导笔者撰写了《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报告》。本报告分三部分:一、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现状及分析。二、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三、对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探讨。

  • 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现状及分析
  •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达斡尔族人口有132 394人,居住在内蒙古地区的有7.7万余人,聚居地方建有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

      莫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内蒙古自治区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莫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位于呼伦贝尔市最东部、大兴安岭东麓中段,嫩江西岸。莫旗全境南北长203.2公里,东西长约125公里,北邻鄂伦春自治旗,西、南与阿荣旗、黑龙江省甘南县为邻,东邻与黑龙江省讷河市和嫩江县。莫旗总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8个镇,2个民族乡)。截至2010年,莫旗总人口为34万人。全旗有17个民族,主体民族是达斡尔族,有人口30497人,占总人口的9%。

      达斡尔族勤劳、智慧,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等方面独具民族风情。达斡尔族有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如民族舞蹈“鲁日格勒”、民间曲艺“乌春”、传统民歌“扎恩达勒”、体育竞技“曲棍球”、剪纸艺术“哈尼卡”,也包括民族语言、传统服饰、刺绣艺术、民风民俗等,都是达斡尔族无比珍贵的文化资源,也为莫旗赢得了曲棍球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达斡尔族人口城市化呈加快发展趋势。据统计,城镇达斡尔族人口占达斡尔族总人口的52%。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发生了变化。而来源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旦脱离原有的、本乡本土的生存土壤,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势必面临挑战。

      鲁日格勒

      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优秀的传统民间舞蹈, 2001年和2003年,以“鲁日格勒”为素材创编的达斡尔族民间广场舞,都获得了全国广场舞大赛金奖“群星奖”。 2006年,鲁日格勒舞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鲁日格勒舞蹈不仅丰富和满足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还对莫旗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重要作用。现在,鲁日格勒舞蹈已经成为莫旗重要的文化品牌,积极推动着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促进莫旗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进步和繁荣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着重要的精神支撑。

      分析下列表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学习民间舞蹈鲁日格勒有极大的热情。选择学习鲁日格勒舞蹈的人占总人数的32.73%,均高于其他选项。机关团体、学校、社区为单位的鲁日格勒舞蹈队每年都积极参与斡包节、文化艺术节等文艺表演活动,众人参与的热情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学习鲁日格勒舞蹈。

       1. 如果有学习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的机会,你会选择:

       选项

      乌春

      扎恩达勒

      鲁日格勒

      哈尼卡

      曲棍球

      饮食

      制作民族服饰

      其他

       选择人数

      22

      20

      36

      34

      25

      34

      31

      9

       总人数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比率(%)

      20

      18.18

      32.73

      30.91

      22.73

      30.91

      28.18

      8.18

      分析表2数据,我们可以看到41.82%的人在学校或单位组织比赛时跳鲁日格勒舞。众人聚会、家庭舞会和晨练时跳卢日格勒舞蹈的人占31.82%,共有73.64%的人表示跳过鲁日格勒舞蹈。

       2. 您跳鲁日格勒舞的场合:

       选项

      学校单位组织比赛时

      众人聚会时

      家庭舞会时

      早晨锻炼身体时

      从没跳过

       选择人数

      46

      26

      6

      3

      39

       总人数

      110

      110

      110

      110

      110

       比率(%)

      41.82

      23.64

      5.45

      2.73

      35.45

      腾克镇是莫旗民间文化特色最为浓郁的典型乡镇,被评为“鲁日格勒源乡”。由于水库移民政策腾克镇整体搬迁后,部分村民迁至尼尔基镇或其他乡镇。如今,腾克镇零星散落的居住环境,导致原生态文化圈的支离破碎,将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容乐观的影响。因此,莫旗政府督导文化部门及各相关单位,全面开展了保护和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工作。在莫旗的达斡尔中学、民族实验小学、阿尔拉中学、库如奇中心校等地,举办鲁日格勒舞蹈的教学和表演活动,为培养下一代鲁日格勒接班人奠定基础。在2011年草原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来自莫旗的鲁日格勒舞蹈传承人,向首府观众展示了老年鲁日格勒舞蹈队的独特魅力。

      如今,在莫旗,鲁日格勒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随着鲁日格勒的广泛流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学习和表演鲁日格勒的队伍中。莫旗举办的斡包节、文化艺术节、各类文艺晚会上,总会有很多鲁日格勒舞蹈队积极参与和热情表演。鲁日格勒舞蹈,不仅沉淀着达斡尔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达斡尔族古老的文化渊源。

      曲棍球

      达斡尔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曲棍球,深受达斡尔族群众的喜爱。1975年,莫旗成立了业余曲棍球队,这是以达斡尔族青年为主的业余队伍。1976年,在莫旗业余曲棍球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第一支专业曲棍球队。1982年3月,在巴基斯坦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杯曲棍球比赛上,以达斡尔族青年为主力军、组建仅有5年时间的中国队取得第三名的成绩,震惊了国内外体坛。作为中国现代曲棍球竞技运动的发祥地,1989年3月,莫旗被国家体委正式命名为“曲棍球之乡”。2006年,达斡尔族曲棍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长期以来,莫旗政府及各部门致力于发展曲棍球事业。1978年至今,莫旗为全国各省市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已有200多名本土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和国内比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达斡尔族曲棍球项目,填补了国家的体育文化事业的空白。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很多达斡尔族民众一致认为,应该通过发展曲棍球项目,来向外界更广泛地宣传达斡尔族。

      分析表3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有42.72%的人认为宣传达斡尔族最好的方式是宣传曲棍球,其次是挖掘民族历史文化,选择人数为47.27%。接受我们采访和参与填写问卷的人们心中,曲棍球是达斡尔族重要的民族标识。

       3. 您觉得宣传达斡尔族最好的方式是?

       选项

      挖掘民族历史文化

      加强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

      宣传曲棍球

      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产业

      其他

       选择人数

      52

      23

      47

      45

      2

       总人数

      110

      110

      110

      110

      110

       比率(%)

      47.27

      20.90

      42.72

      40.91

      1.82

      八十年代开始,莫旗就设立了曲棍球基点学校,现共有达斡尔中学、民族实验小学、库如奇中学、阿尔拉镇中学、腾克镇中学、杜拉尔鄂温克中学、哈达阳镇中学等7所曲棍球基点学校。2008年7月,达斡尔中学组织编写了曲棍球校本培训教材《中学曲棍球》,作为曲棍球教学课堂中的使用教材。我们看到,达斡尔中学和阿尔拉中心校,都配有国际标准的现代化曲棍球训练场地。中国曲棍球协会颁发的“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牌匾,挂在阿尔拉中心校训练场的入口醒目处。阿尔拉中心校校长介绍,如果达不到上级部门的球技考核要求,这个象征荣誉的牌匾将不再属于学校。作为内蒙古最早成立的曲棍球基点学校,阿尔拉中心校先后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和输送近70余名运动员及国家级教练。作为因荣誉而受更多关注的学校,只有全校师生通过不断地努力,才能守住这份成绩和荣誉。

      国家和自治区政府更加重视发展曲棍球项目,莫旗曲棍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2010年8月,中国首届曲棍球艺术节在莫旗尼尔基镇召开。2012年8月,莫旗又成功举办了中国第三届曲棍球艺术节,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和曲棍球球迷前来观看,同时也了解到曲棍球是达斡尔族的传统体育项目。

      哈尼卡  

      哈尼卡,是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尼卡作为达斡尔族的传统工艺剪纸艺术,于2007年被列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莫旗各小学都开设了民族手工课,邀请哈尼卡文化传承人来给学生传授技艺。民族实验小学的校长向我们介绍说,很多老师主动向民间老艺人学习弹拨木库莲、围鹿棋技艺,学成后再教给学生。学校也时常邀请擅长并愿意传授技艺的民间艺人来给学生上课。从表1问卷数据中可以看出,有30.91%的人选择学习制作哈尼卡,可见其传播和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莫旗民族实验小学邀请哈尼卡传承人共同编写了校本教材《哈尼卡教材》,供高年级学生在每周三上民族手工课时使用。作为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哈尼卡也是达斡尔族孩子自娱自乐的游戏活动,对培养达斡尔族儿童心灵手巧和热爱生活的品质,具有积极的影响力。不仅学校老师喜欢参加哈尼卡培训课,学生家长也非常喜欢参与进来,师生和家长共同合作,制作出富有创新性的卡通哈尼卡、布艺哈尼卡等。近几年,莫旗教育局组织校园文化建设,力求做到“每面墙壁都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校园已成为学生潜在的课堂,环境育人的隐性功能正在发挥重要作用。结合这一契机,民族实验小学、达斡尔中学、阿尔拉中心校等教学楼的走廊,被装扮成了艺术氛围浓厚的文化艺术长廊,展示着达斡尔族独特风格的隔扇门、哈尼卡、民族文化主题的画作、雕刻、摄影作品等,每一件作品都是老师和学生创作的结晶,饱含着深深的民族情结。

      刺绣艺术

      刺绣代表了达斡尔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精湛水平,达斡尔族刺绣的美展现在方寸之间,让人尽收眼底。史学与美学特色的完美融合,体现了达斡尔族妇女的聪明才智,特有的刺绣针法和完美的色彩搭配,共同构成了古朴典雅的达斡尔族刺绣作品。达斡尔族刺绣多用于服饰、枕头、手套、荷包、鞋面、摇篮背枕上。不仅美观、实用,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达斡尔族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

      早期的达斡尔族刺绣,用鹿、狍子等动物的筋搓成细线,并用兽骨凿磨成骨针,可见,达斡尔族刺绣可能始于狩猎时代。清朝前期,达斡尔地区开始使用棉线和钢针,主要是在皮毛制品上进行刺绣。随着生产方式由狩猎时代向农业生产时代的转型,清代中后期,开始在布匹绸缎上刺绣。人们常用绣功的高低作为评判女性是否合乎标准的条件之一,这也促进了刺绣艺术在达斡尔族地区的繁荣发展。

      达斡尔族刺绣针法有平针、锁针、辫纹针、回针、缬针等,刺绣类型有平绣、堆绣、缬绣、锁绣、折叠绣、补花绣等。刺绣纹路有吉祥纹、文字纹、植物纹、几何纹等,不仅绣动物、花卉及美景,还包括传说故事、汉族等民族经典文学作品内容。随着机绣、电脑刺绣的普遍流行,一针一线纯手工的达斡尔族刺绣处于濒危状况。

      达斡尔族刺绣面临的危机,也让腾克镇自治区级达斡尔族刺绣传承人感到焦虑,她向我们展示了自己做的布鞋,上面绣着精美的吉祥纹图案。通过谈话我们了解到,远在国外定居的族人几次三番央请她制作几双布鞋带回去。也有很多年轻人为了搭配民族服装特意求她给设计和制作。因为弟弟从小就喜欢穿绣有精美图案的布鞋,每年还要给弟弟做好几双布鞋,她也非常希望能有年轻人能来学习这一技艺,自己将毫不保留地教给他们。

       二、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近几年,莫旗旗委、旗政府和文化部门以“项目带动全局”的工作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创新、突破、特色”原则,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成绩显著。我们了解到,莫旗先后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弘扬达斡尔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莫旗民族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然而,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工作仍面临很多现实困境。

      1.文化生态保护区经费短缺

      调研期间,文体广电局领导谈到经费使用情况。每年,上级文化部门下拨的基层文化建设、保护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总和是20万—50万。只有2011年达到了最高金额110万,下拨款项主要针对四个方面,即曲棍球、乌春、扎恩达勒、鲁日格勒。这些经费都用在全旗的基层文化站、活动室建设,乌兰牧骑赴基层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斡包节,曲棍球艺术节,民族服饰大赛和达斡尔语讲故事比赛等项目上。2007年开始,莫旗每年都举办“达乡情·民族风”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艺术节。2012年6月15日,第六届“达乡情·民族风”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艺术节在库如奇乡召开。艺术节精彩的文艺演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扳棍、颈力和赛马等传统游艺比赛、达斡尔族民间工艺品展览,都集中体现了达斡尔民族的生产生活特色。达斡尔族歌曲联唱、乌春、舞蹈表演,让观众再次被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震撼。

      旗政府和文化部门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如制作舞台服装、体育竞赛奖品、聘请舞蹈老师等。为此,旗政府给予了大量资金贴补。在腾克镇,有几户人家还原建造了用于日常居住的达斡尔族传统特色民居。建造传统特色房屋所花钱财,是同样大小、普通砖瓦结构房屋的3倍左右。对此,旗政府也以一定金额的补贴予以肯定和鼓励。为保存和保护达斡尔族传统建筑特色和传统民风民俗,文化职能部门也积极向上级部门作汇报。但由于资金有限,进行文化建设和保护工作时,难免会有力不从心和顾此失彼。

      2.缺少独立的职能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定义是采取措施,确保其生命力,明确了“保护”的本质要义,在于维护和强化其内在生命,增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而言,民族文化的“保存”操作简单,在实践层面较为容易,但不是最终目的。这是因为,“保存”下来的东西,从田野进入档案资料室、博物馆后已经失去了实际的生存环境,与它的原生态环境分离了,成为一种孤立的存在,必然会萎缩下去,直至完全失去生命力。

      如今,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保护工作也早已过了初级的保存阶段,需要更进一步深入开展保护工作。然而,基层一直缺乏独立的职能部门、具有专业性、广泛性、长期性的专职人员,这已然成为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的制约性因素。

      3.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缺乏概念的系统性认识

      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一种新的保护模式,第一次将文化与生存的环境结合起来,文化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伴随着达斡尔人世世代代在中国北方的山林、平原生活,这种独特的文化智慧和生存智慧是我们今后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依据。但是,我们在调查中感到,莫旗方面对文化的单项保护做得很出色,比如,曲棍球、哈尼卡、乌春、鲁日格勒等,必须明确的是,这种保护不单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单项”保护,更应该是文化在生产生活的保护,使民族文化在它的产生和形成的环境中得到保护,从而达到以民俗文化旅游为依托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共赢与协调发展。

      在此,不可忽略的是,一些省市地区在发展民族文化时缺乏绿色环保和生态文明意识。只注重眼前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旅游经济资源带来的可观利益,不再关注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及其动态的文化生活需求。漠视人民群众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淡化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到的严重破坏。为了实施政绩工程和实现GDP增长,只求当前利用,不顾及长远的可持续利用。这些惨痛的教训源于对民族文化资源缺乏系统性认识,同样也应借鉴于生态文化保护区建设工作中。

      4.传承人的传承面临困难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当地群众、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和学校师生一致认为,采取学校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和老人的口传心授,是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传承最有效的办法。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与我们的访谈内容都基本一致,68.18%的人认为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学校。但在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教育,还需要传承人对学校老师进行传授、指导和培训工作,通过老师再教给学生。如果有条件,应让传承人直接进入学生兴趣课堂小组,面对面地向学生传授技艺技巧。由此可见,人们对传承人给予了很多寄托和厚望。

       4. 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什么?

       选项

      立法制度来保障

      老人的口传心授

      参加各种培训学习

      学校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其他

       选择人数

      27

      36

      28

      75

      1

       总人数

      110

      110

      110

      110

      110

       比率(%)

      24.55

      32.73

      25.45

      68.18

      0.91

      我们和莫旗教育局、地方中小学校领导谈话中了解到,很多非遗传承人都应邀来学校指导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参与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但传承人大部分都生活在农村地区,多数都年事已高、疾病缠身、生活困难,他们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很多珍贵的民间艺术或传统技艺,时刻面临着因传承人的离世而失传的危机。

       5. 您认为达斡尔族传统习俗有必要传承和保护吗?

       选项

      非常有必要

      有必要

      没有必要

      无所谓

       选择人数

      80

      23

      1

      6

       总人数

      110

      110

      110

      110

       比率(%)

      72.73

      20.91

      0.91

      5.45

      从表5数据中,我们能看到人们普遍认为达斡尔族传统习俗有必要传承和保护。其中,选择非常有必要的人数占72.73%,认为有必要的占20.91%,共有93.64%的人认为达斡尔族传统习俗有必要传承和保护,可见人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很深的感情和极高的热情。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除了群众自觉的参与意识,更需要优秀的传承人来做传授和指引工作。问题在于,即使民间艺人的身体状况允许他们进行传授和传习民族文化遗产活动,但现实生活的窘迫境况,却成为他们竭尽所能地参与到传承和保护工作中的最大阻碍。

      5.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薄弱

      在莫旗达斡尔族民族乡镇中,大部分文化站建设都有一定的规模。而在达斡尔族村屯中,没有文化站或文化活动室。问卷调查中选择“没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占10%,这一数据不容忽视。在村屯中,夏天可以进行露天歌舞活动。到了冬天,人们要想举办舞会和歌舞表演时,事先商定好在室内宽敞的村民家开舞会。这种简陋的条件也不能阻挡人们的热情,只是举办歌舞活动受太多制约,如季节和天气状况的制约,由于空间有限,参加人数多,场地拥挤情况可想而知。

       6. 您的家乡有哪些文化基础设施:

       选项

      文化站

      活动室

      文化广场

      图书室

      博物馆

      没有

       选择人数

      63

      16

      71

      46

      72

      11

       总人数

      110

      110

      110

      110

      110

      110

       比率(%)

      57.27

      14.55

      64.55

      41.82

      65.45

      10

       三、对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探讨

      1.采取商业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张艺谋成功推出的大型歌舞剧《印象·刘三姐》,演出队伍共有六百余人堪称庞大,其中当地老百姓也有近二百余人参与,体现了浓郁的壮族歌舞风情,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好评。该剧成功商演后,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同时也发掘出当地的文化名气和国内外影响力。遵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原则,在尊重各自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建立民族文化遗产交流合作机制,并不断加强国际国内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与南方少数民族建立合作演出、交流考察的平台,借鉴国内外以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旅游开发核心的成功案例,把民族优秀的文艺节目提炼成精品,作为文化产业推向市场,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来拓宽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的获取渠道。

      2.建立职能部门和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对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一直采取鼓励、支持和保护政策,民族文化保护和建设方面给予了很多扶持和相应的政策倾斜。因此,莫旗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总体上呈不断发展态势。但不容忽视的是,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仍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投入有限、保存设备陈旧简陋、从事民族文化搜集整理及表演人才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严峻形势、生态文化保护区建设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整体的规划和政策的落实。在此,需要建立职能部门来明确生态文化保护区的范畴、内容等,制定出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方案,培养一支思想开拓、视角敏锐的专职工作人员,更有效地促进和保障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3.帮助和扶持传承人

      民族文化是以人为主的、具有流动性、活态传承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传承人是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的根本,高度重视传承人的作用,为他们创造公开展演和传授的机会。以学校、社区、农村为主体,逐步推进和开展达斡尔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建立民族文化传承模式,作为培养后备人才的载体,努力提高文化传承人参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唤起公众的尊重和自觉保护意识。

      我们了解到,在旗文体广电局和文化馆的支持下,从2012年开始,达斡尔中学就已经把民族舞蹈、民族歌曲、哈尼卡制作、围鹿棋和达斡尔语故事五项活动引入学校,每个兴趣小组都由接受过传承人培训的教师负责,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热情很高,民族文化的教、授工作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另外,为保护民族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让乡镇文化站先行一步,深入开展细致的调查走访工作,了解当地民族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摸清传承人现状并落实传习活动的补贴,鼓励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和展示活动。只有帮助和扶持传承人,适当地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改善他们生存和生活的现状,帮助传承人消除后顾之忧,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身心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把自身所长传授给下一代。

      4.加快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除了具备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必须要有硬件设施的强力支持,这就需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匹配和跟进,这是繁荣发展达斡尔族民族文化遗产必不可少的坚实后盾。

      2011年10月27日,腾克镇达斡尔族民俗陈列馆举行落成揭牌仪式,该馆整体结构采用达斡尔族传统建筑布局,陈列馆总投资50余万元,建筑面积200平方米,陈列物108件,民俗馆馆藏涉及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生产生活工具、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等。腾克镇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工作成绩斐然,对其他民族乡镇影响力很大。

      借鉴腾克镇的民俗馆,自治区和盟市应积极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如建立民族文化综合馆、专题馆或传习所,来开展保护、展示和传习活动。另外,建立村屯文化站或文化活动室是很有必要的,文化站里配备各类报刊杂志、科技类图书、体育器材设施和扩音器等音响设备,能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采取以村为单位参加的模式,广泛参与到各种文化艺术节的歌舞比赛和体育赛事中。这种活动对增加群众的集体荣誉感具有积极的感染力作用,全村参与、全民参与将成为一种积极健康的新风貌和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