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6万余名志愿者服务“双城同创”当先锋
志愿服务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也是“双城同创”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市着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壮大志愿者队伍,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服务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如今,志愿服务已成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一张闪亮的名片。截至目前,我市依托通辽文明网志愿者注册系统共招募志愿者62287人。
为健全组织机构,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营造全民参与“双城同创”的浓厚氛围,我市先后成立了通辽市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通辽市志愿者联合会。建立了市文明委统一领导、市文明办牵头抓总、各部门合力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组织体系。加强各旗县市区志愿者协会、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和各街道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建设。目前,各旗县市区都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各有关部门都成立了志愿服务队,所有街道社区都设立了志愿服务工作站,形成了覆盖广、立体式、多元型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纵向和总队、支队、大队、小队四层横向组织机构网络,为志愿服务制度化提供保证。
为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志愿服务管理,推动“双城同创”工作有序开展,我市建立注册机制,通过上网规范注册;建立培训机制,以学习贯彻《通辽市志愿服务工作管理办法》为主要内容,加大了志愿服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力度,逐步提升了志愿服务整体水平,把做好志愿者培训、提升志愿者素质、培养志愿者骨干,作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建立考评机制,下发了《通辽市志愿者星级管理考核办法》,开展志愿者星级评选活动,将其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建立活动机制,探索形成了“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模式。目前,全市主城区共15个街道、103个社区、784个小区开启了“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模式,为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做出了有益尝试。
在推进“双城同创”工作中,我市各志愿服务团队植根社区,开展了各种主题鲜明,广受居民欢迎的服务活动,形成了一个个看得见、叫得响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目前我市8个旗县市区和开发区均已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志愿品牌项目。如科尔沁区暖情行动、科尔沁区出租车爱心志愿服务队、通辽义工协会、霍林郭勒市学雷锋爱心救助会、奈曼“爱心妈妈”、开发区“蒲公英志愿服务队”等。其中,科尔沁区暖情行动志愿服务队于201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全区志愿服务优秀集体”。2010年,科尔沁区铁南街道办事处在辖区单位通辽实验中学的支持下,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的“暖情行动”。他们组织发动辖区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和残疾人提供服务,将社区打造成了“没有围墙的敬老院”。科尔沁区出租车爱心志愿服务队连续15年组织出租车义务接送高考学生,15年里累计有11080多辆出租车参加免费送考生活动,达94600余台次,已成为自治区交通运输部门的一大亮点。通过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品牌,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并逐步形成居民互助互爱的新局面,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