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嫩芽吐芳华——内蒙古乌兰牧骑扎根草原服务人民60年影记

07.01.2018  19:01

  1973年8月,鄂托克旗乌兰牧骑队员穿越沙丘前去演出。新华社发

  20世纪60年代,达茂旗乌兰牧骑队员在百灵庙镇为群众演出。资料照片

  20世纪90年代,乌兰牧骑队员深入包头市明安镇莎如塔拉嘎查为牧民表演节目。资料照片

  2011年7月,正蓝旗乌兰牧骑队员为观众表演舞蹈。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摄

  2017年春节前夕,呼铁乌兰牧骑给回家过年的旅客送上一台精彩的列车春晚。唐哲摄/光明图片

  2017年11月23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副队长赛西雅拉图(右)和队员萨仁特日格勒在学习乐谱。新华社记者 邓华摄

  2017年12月6日,呼和浩特市社区乌兰牧骑在“弘扬‘红船精神’ 实现新时代梦想”主题文艺表演活动中,为观光公交车乘客表演三句半节目。王正摄/光明图片

  2017年12月10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用好来宝形式向基层牧民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安胜蓝摄/光明图片

  2017年12月10日,巴彦淖尔市乌兰牧骑驼背宣讲队远赴靠近中蒙边境的乌拉特后旗巴音努如嘎查,通过表演文艺节目的形式向牧户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杨冬青摄/光明图片

  “穿过大风雪,走过大草原,我的勒勒车来到你面前。坐上我的勒勒车,带你去从前,找到那条熟悉的路,去看当年的草原……”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中这样唱道。歌声飘过60年,乌兰牧骑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初心始终不改,他们踏遍了草原、戈壁,走过了艰苦年代,为人民歌唱,为时代讴歌。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用自己的青春芳华,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不朽誓言。

  蒙古语中,“乌兰”意为“红色”,“牧骑”意为“嫩芽”,合起来引申为“红色文化工作队”。老一辈乌兰牧骑队员说,把革命事业比作大树,这支队伍就是大树的嫩芽,落地就能生根。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通信落后,农牧民精神生活十分匮乏。针对这一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决定组织建立一种装备轻便、组织精悍、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深入牧区开展文艺宣传工作,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成立。

  乌力陶克陶、翁格日勒、桑杰多吉、刘殿如、额尔敦毕力格、荷花、娜仁图雅、伊兰,他们有的是牧民,有的是文化馆职员,有的是弹唱艺人,为了同一份事业组成了最初的乌兰牧骑。没有绚烂灯光,没有锦衣华服,他们全部的家当只有2架勒勒车、2顶帐篷、3盏煤油灯、4套服装、5件乐器等基本的演出设备。赶起勒勒车,这些能歌善舞的蒙古族青年跋涉在茫茫大草原上,把丰富多彩的节目送到了农牧民身边。他们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所到之处受到了农牧民的极大喜爱和欢迎。

  苏尼特右旗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荷花至今仍记得当年下乡演出的情景:“我们是哪里最困难就去哪里。牧民的羊圈就是我们的舞台,我们给他们跳安代舞、筷子舞,演我们自己创作的短剧。许多牧民一辈子没出过沙窝,没见过文艺表演,看到我们来了一片欢腾,拿出哈达、马奶酒、奶茶招待我们,拉着我们上家里去住。”表演之余,乌兰牧骑队员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牧民打草、接羔、辅导文化,与牧民群众结下了鱼水一般的深厚情谊,农牧民亲切地将这支队伍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光阴流转,60年弹指一挥,当年赶着勒勒车穿梭在草原上的青年们已然老去。但历史没有忘记他们,他们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对事业的执着信念,犹如不熄的火种,在一代又一代的乌兰牧骑队员中传承着。

  在达茂旗乌兰牧骑,有这样一个“一家两代乌兰牧骑”的特殊家庭。今年60岁的吉日木图和57岁的乌云夫妻俩,曾是达茂旗乌兰牧骑的队长和指导员,两人1974年加入乌兰牧骑,一个拉琴、一个跳舞,携手在草原奉献了30多年。如今,他们的女儿斯日吉作为新一代乌兰牧骑队员活跃在基层舞台上。“我是乌兰牧骑的孩子”,斯日吉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她从小跟着父母下乡演出,父母在前台演出时,其他队员轮流抱她,大家都上台时,她就被放在扬琴的盒子里。十多年前,斯日吉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家乡加入乌兰牧骑,她说:“乌兰牧骑和草原就是我的家,我离不开这里,离不开这种熟悉的感觉。”斯日吉到牧区演出时常会碰见父母的老朋友,同她说父母当年的旧事,犹如家人一样。“他们的事业在我身上得到了延续,这是出于对民族文化事业的传承,更是我们对草原、对乌兰牧骑内心深处的爱。

  半个世纪前,周恩来总理接见乌兰牧骑队员时提出“不要进了城市,忘了农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更不忘你们的牧场”,乌兰牧骑诞生在草原,成长在草原,它服务的对象也始终在草原。如今,乌兰牧骑已经从最初的一支9人队伍发展到75支队伍共3000多名队员,从勒勒车到大巴车,从草原走上了世界舞台,更难能可贵的是坚守初心和回归原点。今天的乌兰牧骑仍然活跃在基层一线,送文艺节目下乡,风雨无阻陪伴在牧区群众的身边。乌兰牧骑自成立以来累计行程110多万公里,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服务30多万场,各民族观众达2.12亿人次,创造了内蒙古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人生有涯,艺海无涯。乌兰牧骑一代代队员理想传承,青春接力,他们的美好芳华和热血记忆,凝结在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经典艺术作品之中,成为永恒。被视为蒙古族舞蹈经典范例的《顶碗舞》,留住了宋正玉一分钟转70圈的矫捷身姿;传唱全国的歌曲《草原儿女爱延安》承载了朱嘉庚和队友们在火车上创作与排练的火热激情;长演不衰的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定格了牧兰一天做五次“新娘”的甜美笑容……这些作品真正做到了“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为无数观众带去了美的享受。

  对于乌兰牧骑来说,创作的秘诀不在于技术的高超,而在于“俯下身”的耕耘。只有遍观草原美景,体会丰富的生活,作品才能有情怀、有温度、有灵魂。巴林右旗乌兰牧骑队长萨仁高娃曾两获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奖荷花奖,谈到舞蹈创作,萨仁高娃有自己独到的想法:“我排演的蒙古族舞蹈从没有绷脚的动作,全都是勾脚。许多蒙古舞作品用绷脚动作实际上是脱离生活的,因为蒙古族穿硬质的皮靴不可能绷脚。此外,我在编舞时从不考虑灯光,要求不需要灯光也能达到效果,无论在哪里都能演出。我的舞蹈要既能上得了大舞台,也能去得了大草原。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如温暖的春风吹进了乌兰牧骑队员的心里,激励着乌兰牧骑继续“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时下,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乌兰牧骑队员们穿行冰天雪地,跨越沙漠戈壁,深入农村牧区、乡镇社区、厂矿企业等地,自排节目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各族人民群众送去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那是用青春的血液来浇灌。乌兰牧骑的旗帜永远飘扬,像鲜花一样开遍草原,如红色嫩芽绽放美丽芳华。(作者:安胜蓝)

内蒙古标准化院赴苏尼特左旗对接标准化工作
  内蒙古标准化院四名工作人员于1月24日至26日,质量技术监督局
锡林郭勒盟:以精品力作高歌新时代
  1月21日晚8点,当人们在享受周末的悠闲时光时,新华网
自治区党委派出6个督查组开展实地督促检查
  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乌兰牧骑事业内蒙古新闻网
乌兰牧骑:每年要为基层群众演出100场次以上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我区要求乌兰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