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吸毒低龄化严重:35岁以下吸毒者达1.7万人
原标题:我区吸毒低龄化严重:35岁以下达1.7万人
民警为学生讲解禁毒知识
观看毒品样品
4月9日,由自治区禁毒委与自治区公安厅联合举行的禁毒“边疆万里行”巡回宣传活动在阿拉善盟启动。此次活动为期100天,将在全区7个盟市23个边境旗县开展。5月11~14日,记者跟随禁毒“边疆万里行”宣传大篷车分别走进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就当地的毒情以及我区警方打击毒品犯罪的情况进行了采访。
【案例】
吸毒断送前程
“李某在十几岁时就因吸毒进入了警方视线,并受到过警方多次打击处理。后来,为了筹措毒资,李某开始以贩养吸。去年10月23日,他在取毒品的时候被警方抓获。根据警方缴获的毒品数量以及掌握的其他证据,李某或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二连浩特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张云江说起27岁的李某吸贩毒一案时,也为李某交友不慎染上毒品断送自己的花样年华感到惋惜。
李某是二连浩特市人,由于父母身体有残疾,他上学期间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后来和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成为朋友,开始吸食毒品。二连浩特市警方曾经因为李某吸毒,对其进行打击处理和说服教育,但因为李某的残疾父母需要有人照顾,警方只好对李某进行定期监管。
2014年4月,二连浩特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在工作时获得线索,有个外号叫小黑的人,从外地购进冰毒进行贩卖,数量大,下线人员较多。民警根据线索经过初查,确定嫌疑人小黑就是李某,并掌握了其3处住所的位置。
李某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毒品交易?供货渠道是哪里?上线是谁?如何进行毒品分包贩卖?这些问题困扰着办案民警。“没有确凿证据,不能人赃俱获,要对一个多次被打击处理过的嫌疑人采取措施谈何容易!”张云江说起当初办案时的难度仍记忆犹新。
当年10月23日,办案民警得到线索:李某要与一名外地人进行毒品交易,并给对方账户汇去4万元。当天20时许,办案民警得知李某在该市的一家洗浴中心洗浴后,化装悄悄前往。此时,李某正驾驶一辆河北牌照的轿车离开洗浴中心,与民警驾驶的车擦肩而过,民警遂调转车头进行跟踪。这时,民警又获知情报,李某要到当地一家快递公司取包裹。21时许,一组民警先到该快递公司取货大厅内设伏。半个小时后,李某到快递公司大厅取包裹时,将李某抓获,并当场对包裹进行拆查,发现纸箱内共有50个玻璃制成的冰毒锅头(吸毒工具),同时在李某驾驶的汽车内的口香糖盒中搜出7小包疑似冰毒约7.4克和1把砍刀。根据李某的交代,民警又在其家中查获冰毒200克、冰壶6个、电子秤1个以及吸管、锡箔纸等吸毒工具。之后,民警在该市一家宾馆内将与李某交易的上线赵某抓获。至此,二连浩特市“2014.10.23”特大贩毒案成功告破。
“直到现在,李某的父母仍不知道他被警方抓捕的消息。因为李某父亲的身体非常不好,怕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危及生命。”张云江说道。
【后果】
社会危害极大
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近3年来,我区因吸食毒品死亡600余人、丧失劳动能力1万余人,因吸毒感染艾滋病400余人,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等地陆续发生吸毒人员强行闯卡、毒驾、自杀自残等涉毒事件,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我区每年的毒品消费大约为15亿元,加上隐性吸毒人员,这一数字高达50多亿元。因为毒品造成的经济损失真的让人扼腕痛惜。”于海一语道出毒品引发的经济损失不容小视。
于海说:“毒品犯罪往往与有组织犯罪、暴力恐怖犯罪、涉枪涉爆犯罪、侵财犯罪交织在一起。特别是‘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吸毒人员作案占有相当比例。所以说,此次由自治区禁毒委、自治区公安厅联合开展的禁毒‘边疆万里行’巡回宣传活动实现禁毒宣传最大化、全覆盖,动员和发动全社会共同抵制毒品,大力营造全区人民关心、支持、参与禁毒工作的氛围,提高全区人民禁毒意识和识毒、防毒、拒毒的能力,全面推动禁毒人民战争向纵深发展,守护草原这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