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创新发展,强化亮点,推进“两纲”自选动作优美完成

07.08.2015  12:15

  呼伦贝尔市各级妇儿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妇儿工委的有力指导下,在全面加大推进“两纲”落实力度的同时,结合实际重点抓好自选动作,使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实现了新发展。

  一、加强女性干部的培养。呼伦贝尔市是自治区完善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试点地区,全市相关部门通过完善培养、选拔、管理、工作“四个机制”,实现数量更加充足、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更加优良、机制更加健全的“四个更加”目标,为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建设幸福呼伦贝尔、打造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提供了有力的干部保证。一是完善教育培养机制。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和弘扬优良作风为着力点,抓好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着力提高女干部的政治素质、能力素质。每年市委组织部与市妇联联合举办女领导干部素质提升班,地点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已形成女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品牌。6月末呼伦贝尔市妇女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在呼伦贝尔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揭牌,并举行了首期乡镇妇女干部培训班。教育培训基地的建成,标志呼伦贝尔市妇女干部培训专业化进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二是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好干部标准,健全有利于优秀女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机制,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形成合理,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三是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坚持从严管理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保证女干部健康成长。四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各级党委重视并抓好女干部工作,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领导责任,建立组织部门抓总、相关部门协调、各级党组织落实的工作格局。《呼伦贝尔市完善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试点工作方案》确定牙克石市侧重承担完善女干部培养选拔机制试点任务。

  二、提升民族教育素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认真落实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方针,制定出台了《呼伦贝尔市民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和《呼伦贝尔市民族教育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资金每年500万元,主要用于民族教育特色发展,民族教育办学水平逐年提升。全市2013-2014年共投入资金1.6亿元,新建19所民族幼儿园,共投入资金1018.32万元,改扩建8所民族幼儿园,牧业四旗投入资金914.6万元,对蒙语授课学前幼儿实施免费教育。民族教育“优先重点”方针得到进一步落实。所有蒙语授课中小学都建立了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和多媒体教学;95%的蒙语授课学校拥有体育场馆。建立少数民族学生资助体系,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蒙语授课中小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制度(伙食费全免)。市财政每年划拨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海拉尔一中少数民族学生生活补助;每年预算安排300万元,支持民族教育的优质特色发展。

  三、为女性创业就业搭造平台。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创业就业工程”,2014年创建呼伦贝尔市创业园,形成“一园区、多基地”的全市创业就业大格局。目前,园区内有女性创业者59人,市政府为每位创业者发放创业贷款5万元,创业补贴3000元;成立了创业园妇女委员会,市妇联为妇女创业企业注入电子浩特家政服务平台建设经费20万元。

  四是强推女性进“两委”班子。市委高度重视换届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工作调度,构建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提出“四个百分之百”任务目标。即实现嘎查村和社区“两委”按期换届选举率达100%;嘎查村和社区党组织一次选举成功率达到100%;嘎查村民委员和社会居民委员会一次选举成功率力争达到100%;确保嘎查村“两委”班子中至少有1名女干部。在嘎查村委会换届中,要通过把妇代会主任选进班子、女委员专职专选或在不超职数的班子中增补1名女委员职数等措施,来完成第四个百分之百的任务。

  五、提高女性参政议政能力。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女性参政议政的意识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呼伦贝尔市加强女性参政议政政策支撑和宣传,从源头上推动妇女参政议政,确保妇女参政议政比例,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依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妇女联合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工会、共青团、妇联的党员负责人应该考虑作为同级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人选”和“妇女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享受本单位所属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政治、生活待遇”的要求,呼伦贝尔妇联积极协调各旗市区党委、人大将各旗市区妇联主席列为同级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人选、同级人大常委委员候选人提名人选。截止目前,我全有7个旗市区的妇联主席是成为大常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