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政府召开第四次常务会议

29.04.2015  12:38

  4月28日,市长张利平主持召开市政府2015年第四次常务会议,专题审议并原则通过《呼伦贝尔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白志远,市委常委、副市长姜恩来、李才,副市长王洪舟、牛振声、闫宏光参加会议,并就《方案》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市经信委主任陈甫代表《方案》编写组作《方案》编写说明,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讨论。

  会议指出,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和要求,重新审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可以看到,呼伦贝尔地域广大、区位独特,资源禀赋良好,要素组合优势明显,发展工业的优势和潜力很大。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市还存在远离中心城市、远离中心市场,处于各种通道末端的劣势。所以,做好新常态下的呼伦贝尔经济工作,就一定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扬长避短,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和创新发展,打造属于呼伦贝尔的绝对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特别要集思广益、整体谋划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通过转方式盘活存量,通过创新驱动改变我市过去工业发展中的路径依赖,提升优化存量经济。

  会议强调,当前,突出的问题是保增长,保增长的突出问题就是托住存量工业,决不能让经济下行演化成为趋势性下滑。这就要求全市各地各部门,要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四个着力”的重点任务,紧紧围绕自治区建设“五大基地”的要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增量促调整,以存量促转型。要认真研究转型升级问题,转型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升级就是要提升产业层次,进而彻底解决我市工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小、散、低、粗、弱”等问题,提高竞争能力。

  会议要求,《方案》编写组要认真梳理、归纳、整理好与会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好《方案》,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指导思想要立足于体现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自治区建设“五大基地”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要更多地体现发展质量和发展趋势。内容设定上要统揽全局,思路要开阔,表述要精准,要认真研究国家出台的,包括“一带一路”战略在内的,一系列对我市有利的政策,使我市能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保障措施要有力,要健全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研究,要通过《方案》的实施,促进全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全市工业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