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农村经济步入全面发展快车道

13.01.2015  21:04

   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网覆盖城乡

  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快了农村地区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虽然已是数九寒天,但一大早,和林县舍必崖乡小甲赖村村民赵来应已把自己厚墙体蔬菜大棚中采摘的西红柿、芹菜等蔬菜装了箱,等在棚外的运输车辆把各种蔬菜装满后,一部分送到附近的蔬菜市场,一部分送到美通批发市场。

  据了解,目前,呼和浩特市新型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网络已覆盖城乡,基本形成了以食全食美等大型流通企业为核心、旗县专业农畜产品交易市场为辅的农畜产品销售网络,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供销社系统的“新网工程”,建成了辐射城乡的农资日用品销售服务网络。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积极引进农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等流通新型业态,开发了华蒙通大宗农产品交易平台。随着设施蔬菜基地的逐步扩大,呼和浩特市地产菜销售逐步上升,地产蔬菜流通体系逐步完善,逐步实现了生产与销售的一体化。

   金融支农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新城区毫沁营镇讨思浩村光达百货商店如今已成为当地村民和周边打工人员的“银行”,当地村民不仅可以在这里取款、转账、汇款,还能给手机、水电缴费,足不出村就能办理财政补贴和社保的支取、转账、汇款等基本金融业务。“去年10月,我这里累计交易金额超过22万元,大大方便了村民和周边木器加工、食品调料等企业打工者的需要。”讨思浩村光达百货商店负责人说。

  据了解,随着国家扶持农村金融政策的出台,服务呼和浩特市“三农”的新型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组织中国银联内蒙古分公司以及农村信用社等涉农机构,从2013年开始,利用银行卡覆盖面广、成本低、方便灵活等特点,依托银联现代支付开放的技术平台,先行先试,推进助农金融服务综合应用,发展移动金融,构建助农支付商圈,推出“云”POS智能终端,整合互联网、移动和传统金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取得了显著效果。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基本的金融业务,有效打通了制约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付“最后一公里”。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呼和浩特市设立了专业的农业贷款担保公司,为呼和浩特市的农牧业重点项目融资提供担保,目前已为两户企业累计贷款640万元。同时,积极组织武川县、清水河县实施了金融富民扶贫开发工作,去年两县共发放“金融扶贫富民”贷款10216万元,共覆盖农户1480户、扶贫企业3家。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新农村修了路、打造了环境,来我们这里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我也把自己的农家院进行了修缮,扩大了规模。”说这话的人是回民区东乌素图村村民陈镜鹏,他信心满满地要利用自己的农家院和果园好好发展观光采摘餐饮业。

  陈镜鹏的果园农家院只是呼和浩特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一、三产业实现了良性互动。借助与设施农业建设、旅游区的开发,农家乐、垂钓园等新的旅游观光业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休闲农业经营企业和农家乐累计达到104家,拥有固定资产8.8亿元,从业人员达3200多人。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方面,呼和浩特市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防控网络,能够对疫情进行及时的检测、反映和防控。在动植物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方面,成立了专业防控公司,采取生物防治、绿色防控,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农业的面源污染,保护生产环境。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加快了国家级乳肉制品检测中心的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责任编辑 李珍 ]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