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呼和浩特初升高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升初新政

07.01.2015  13:13

  原标题: 专家解读首府初升高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升初新政

  1月6日,本报就2015年首府幼升小和中考考试改革的热点问题,特邀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主任徐东飞进行了解读,当日便有一些考生家长通过本报热线电话,希望就初升高的报名资格变化等新政策予以解读。

  记者:初升高报名资格有何变化?为何改革?

  徐东飞:呼和浩特市2015年中考报名资格的变化:一是增加了户籍的要求(呼和浩特市市四区正居户籍,2015年3月1日前迁入的所有初中结业生);二是增加了学籍的要求(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相关规定和条件、本人在呼和浩特市市四区初中学校具有正式学籍,2015年3月1日前转入,并在该校连续实际就读的初中结业生)。

  中考报名资格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从2015年开始,高中招生将实行中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网上实时动态录取,二是防范高考移民流入呼和浩特市。

  记者:“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网上阅卷,网上录取”此前已经实施,这次改革有什么变化?

  徐东飞:范围扩大,以前是市内四区,从2015年开始,全市9个旗县区将全部实行。

  记者:从“九科五考”到“七科五考”实际意义是什么?

  徐东飞:将部分中考科目变为初中阶段的学业水平科目,可以减轻初中结业生中考负担,缓解初中应试教育的突出矛盾,为今后的全面素质教育改革打下良好基础。

  记者:这次改革,中考“考后填报志愿”最让学生和家长激动,大家表示这是在向高考看齐,具体有哪些优势?

  徐东飞:如果要说是在向高考看齐,不如说是吸收了高考录取工作中公开、公平、公正的优势和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最大好处就是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填报理想的学校。

  记者:为什么“各高中不得跨盟市招生”?

  徐东飞:“各高中不得跨盟市招生”,是自治区教育厅针对实际情况做出的一项规定和要求,出发点是为了均衡自治区各盟市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发展水平,使自治区各盟市的高中学校都享有较好的生源基础,这也是提升全区高中教育整体水平、促进民族和谐发展的必要措施。

  记者:近年来,首府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外来务工人员的贡献不容忽视,而每年到了开学季,总能接到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反映孩子上学遇到难处的电话。此次,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发布消息,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小升初”问题。

  徐东飞:2016年起,呼和浩特市将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小升初”实行电脑派位升学。“小升初”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电脑派位升学,是呼和浩特市教育招生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与配合。(记者 高佳)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