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2015年“七科五考”缓解应试矛盾

07.01.2015  13:13

  原标题:“七科五考”缓解应试矛盾

  呼市2015年中小学招生新举措解析(二)

  昨日,呼和浩特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主任徐东飞,就2015年呼和浩特中小学招生新举措,做了进一步的介绍和讲解。

  问:“初升高”此次改革报名资格的变化在哪里?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变化?

  答:一是增加了户籍的要求:呼和浩特市四区正居户籍(2015年3月1日前迁入)的所有初中结业生。二是增加了学籍的要求: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相关规定和条件、本人在呼和浩特市四区初中学校具有正式学籍(2015年3月1日前转入),并在该校连续实际就读的初中结业生。中考报名资格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从2015年开始,呼市高中招生将实行中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网上实时动态录取;二是防范高考移民流入呼市。

  问:“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网上阅卷,网上录取”此前已经实行了,那么这次改革后的变化在哪里?

  答:以前实行的“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网上阅卷,网上录取”,范围是市内四区,从2015年开始,全市九个旗县区将全部实行“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网上阅卷,网上录取”。

  问:从“九科五考”到“七科五考”有哪些进步的趋势?

  答:将部分中考科目变为初中阶段的学业水平科目,可以减轻初中结业生中考负担,缓解初中应试教育的突出矛盾,为今后的全面素质教育改革打下良好基础。

  问:这次改革,中考“考后填报志愿”最为新颖,这是否是在向“高考”看齐?有哪些好处?

  答:如果要说是在向“高考”看齐,不如说是吸收了高考录取工作中公开、公平、公正的优势和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最大好处就是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填报理想的学校。

  问:为什么“各高中不得跨盟市招生”?出发点在哪里?

  答:“各高中不得跨盟市招生”是自治区教育厅针对实际情况做出的一项规定和要求,出发点就是为了均衡自治区各盟市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发展水平,使自治区各盟市的高中学校都享有较好的生源基础,这也是提升自治区高中教育整体水平、促进民族和谐发展的必要措施。

  问:2016年起,呼和浩特市将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小升初”实行电脑派位升学,意味着什么?

  答:为适应呼市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目标,让为呼和浩特市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升学得到切实的保障,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决定2016年起,呼和浩特将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小升初”实行电脑派位升学。

  “小升初”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电脑派位升学是呼和浩特市教育招生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与配合。为了切实做好这件事儿需要加紧提高呼市现有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以适应新的招生形势;组织领导方面的准备,具体需要协调城建、公安、工商、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和单位的配合与支持;要全方位做好信息平台、网络服务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做好政策宣传和业务人员培训工作。(记者 福荣)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