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03.02.2016  18:35

  呼和浩特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打造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部署和“抓大扶小”的发展思路,市文新广局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事业与产业齐抓,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门类逐步健全,产业结构日趋完善,市场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也得到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以规划为引领、园区为载体、项目为支撑、市场化运作机制为保障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同时,呼和浩特市积极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发挥地域优势,成功引进如:由北大青鸟、北京天创集团和市青山文投公司共同投资的“蒙元世界草原文化产业园”,深圳华强集团和市青山文投公司共同投资的“华夏文明传承文化产业园”,保华集团投资的“新媒体产业园”,西部控股集团、内蒙古电影集团、凯诺休斯共同投资的“内蒙古(国际)影视文化产业科技城” 等一批在全国知名的文化企业与文化产业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极大提高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建设,呼和浩特市成立专门的项目负责小组,市文新广局整合力量,做好跟踪落实,协调办理土地、规划等前期手续,提高开工率;对于正在实施的项目,做好项目的跟踪协调服务,协助解决具体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可能缩短建设周期,确保项目早日运营、早日见到成效。同时,市政府还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从市场准入、财政、投融资、土地、税收、人才、奖励等7个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明确了自2015年起,全市每年设立30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并协调有关部门和企业,争取多渠道扶持资金,积极申报国家和自治区文化产业扶持项目,助力文化产业发展。2011年—2015年,经由呼和浩特市组织申报的国家和自治区文化产业扶持项目共有15个,共获得自治区626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均在顺利建设中。 

  截止到2015年9月,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089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56家。非文化法人单位所属的文化产业单位125家,个体经营户7636家。到2015年底,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约达到93亿元,占GDP比重3.0%。全市基本形成了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文化+旅游+科技+体育+现代服务业”的综合文化产业。 

  伴随着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和一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将为推进全市服务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