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察局打通正风反腐“最后一公里”

23.03.2016  10:51

        一是把作风建设拓展到基层。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察局对“四风”问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拉网式”暗访排查,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旗县区纪委抓住乡镇(街道)、基层站所及村级组织班子成员,紧盯年节假期等关键节点,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2015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明察暗访357轮次。进一步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呼和浩特市纪委开通了“反四风一键通”网络举报平台,形成了来信、来访、来电、网络等立体化反“四风”监督举报新模式,发动群众和社会力量及时发现基层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纪委通过“反四风一键通”已收到举报84起,其中属于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内的17起,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已全部转至各地各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下一步将继续跟进问题线索处置情况,及时反馈举报人。对不守规矩、执行不力、责任缺失、纪律松弛等行为严格问责,对发现的问题坚持快查严处,加大通报曝光力度,2015年全市公开通报曝光典型问题24批125起181人,实现了各旗县区、开发区公开通报全覆盖,持续释放违纪必纠、执纪必严的信号。
        二是把纪律审查延伸到基层。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察局把审查重点下延,制定出台了《深入开展“拍苍蝇”专项行动,加大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力度的实施意见》,将查处重点落实到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乡村、街道、基层站所和一线执法部门。督促旗县区纪委严肃查处“职级小但影响较大、金额小但性质恶劣、事情小但反映强烈”的“小官、小案、小事”,2015年,共专项办理“拍苍蝇”问题线索145件,立案70件,处分73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严肃查处了和林县黑老夭乡王某等基层干部“苍蝇式”腐败案件。把握运用好“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对小错、小案、小节绝不放过,发现问题线索及时追踪,有了反映及时提醒,以啄木鸟精神严肃执纪。2015年,全市各级纪委进行谈话函询177件(其中,函询74件,主体责任谈话26件,诫勉谈话77件),同比增长234%;给予轻处分和组织处理290人,同比增长159%。立案433件(其中涉及县处级干部38件,乡科级干部110件),同比增长55%;结案430件,同比增长68%,给予党政纪处分440人(其中县处级干部34人,乡科级干部115人),同比增长68.6%;移送司法机关14人,刑事处理40人;挽回经济损失1292.93万元。
        三是把队伍建设推进到基层。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察局实现了乡镇(街道)纪检干部专职专设全覆盖,全市9个旗县区和开发区乡镇(街道)共配备75名纪(工)委书记、100名专职纪检干部,平均每个乡镇(街道)配备了2名以上专职纪检干部,其中有22个乡镇(街道)实现了“2+N”格局,配备了3-5名专职纪检干部。扎实推进村务监督机制建设,结合村“两委”换届,在全市965个行政村实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着力加强了对旗县区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各旗县区通过单独派驻和联合派驻的方式,共设置44个单独派驻纪检组和65个联合派驻纪检组,覆盖506个单位和部门,有力加强了市、县两级派驻监督工作。强化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市纪委启动实施了“纪检监察干部素质提升双月大讲堂”,同时采取“以会代训”、“以案代训”、“跟班培训”等多种方式,做活做好全市纪检干部的培训。2015年,对314名新到任的基层纪检干部进行的专题学习培训,使其得到了及时而又高质量的加油充电和上岗培训。旗县区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加强了自主培训工作,提升了基层纪检干部的履职能力。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