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采摘园将走向何方

11.03.2016  15:01

  “我清晰地记得在2000年时,呼市采摘一斤草莓最高价格达到150元以上,而如今却缩水了很多。”这是林立军经营采摘园多年,经过市场洗礼后,得到的重要记忆之一。

  秘密

  从市区出发,沿杭盖路、金盛路一路向南,赛罕区金河镇茂盛营蔬菜基地出现于路边,在这个蔬菜基地里,有上百个蔬菜大棚,大棚中种着多种蔬菜水果。

  云大喜在这片基地中经营采摘园已经5年了,对于大棚种植,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今年种草莓,明年就得换成种别的了,很多刚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都不懂这些。”

  按云大喜的说法,在基地中走一圈,发现有不少空置大棚,这些大棚大多经营过,但由于生意惨淡,纷纷倒闭。

  “大棚承包一年3000元左右,如要一次性购买需12万元左右。”云大喜说,一个大棚最好时,每年最高获利可达5万元左右,但今年与往年相比,差了不少,云大喜分析的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经营采摘园,市场接近饱和所导致。

  经营

  与茂盛营蔬菜基地相距6公里的昭君路前桃花村路段边上,李明正在摆摊卖草莓。路两侧都摆着草莓,15元一盒,每盒大约有700克。

  李明说,自己卖的草莓都是自己家大棚里种植的,但这几天由于草莓不太好吃,采摘的人太少,他只能将种植出来的草莓卖掉,如不尽快处理,草莓将烂掉。但在路边已摆了好几天了,李明的生意却并不理想。

  “很多人以为我是草莓贩子,根本不会相信自家种的草莓会这么便宜。”李明说,这几年做采摘园的人越来越多,只要走出呼市市区,到哪都会发现有采摘园,生意很不好做。

  位于舍必崖附近的一处采摘园中,林立军正在打理院内的蔬菜,他的说法与李明并不相同。他说,很多采摘园大多是村民自行进行生产,而且苗子都很便宜,很少有人投入技术与资金,成本不同,自然产出与销量就会不同。

  林立军已做多年采摘园生意,他已经种过多种蔬菜水果,每一年,他都能精准地把握住市场走向,人们喜欢吃什么,什么人群会来采摘,采摘的过程中还需什么等,这些都在他的考虑中。

  份额

  据了解,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具有一定规模、具备接待能力的休闲观光农业企业和农家乐已累计达到109家,资产总额8.41亿元,利润达到3229万元,从业人员5303人,带动农户4688户,接待近100万人次,实现营业性收入2.79亿。

  其实,在2014年上半年,呼市就已完成投资8700万元,已建或在建智能连栋温室3.7万平方米,日光温室193栋。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入采摘园行业,让传统的经营者有些不安。

  “基地里有很多大学生,完全不知道怎么种,很多好的苗子最后都养死了。”谈起新涉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茂盛营基地内的蔡少华稍有些不屑。他说,种蔬菜水果,是分季节性的,浇水和施肥都是经过计算的,一味地去种,只能产生这样的结果。

  未来

  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说,价格的降低主要包括外地生鲜价格的打压和品种差异化的问题所导致,还有是目前享受型消费在不断减少,过去到采摘园的大多是经济、生活水平较高的人群,而现在,去采摘的大多是普通市民,这些人群开始左右市场价格,导致价格降低。

  关于未来,于光军说,受到边缘地区以及就业问题的影响,大量的年轻人在进入这个领域,使传统的种植模式形成规模化,而规模化之后则会拉低价格,满足多数消费者的心理。之后,需要政府不断投资外围设备,使交通、采摘都变得便捷,呼市的采摘市场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