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根除困扰各族群众生活的“疑难杂症”

02.03.2018  11:51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荣康小区加装电梯前后对比。(王慧 摄)

  今年元月6日,呼和浩特市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天气非常寒冷。然而,居住在玉泉区建华街统建楼84岁的楼长宫树蓂老人却兴奋地告诉记者,多亏了几个月前的供暖管道改造和阳台封闭,屋里的温度一下从18度提高到了25度,再也不怕降温了。那天,记者还在玉泉区的劳动用工综合服务市场看到,数百个农民工在餐厅用完餐后,坐在温暖的大厅里,注视着电子屏幕上的各种用工信息。来自山西浑源县的54岁木工高万春说,为了揽活,过去多少年一直站在桥头上任凭日晒或风雪,现在我们进了‘工友之家’,有了避风港。据了解,这些温暖人心的画面,仅是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民生水平大力提升的几个镜头而已……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工友之家大厅。(王慧元 摄)

  工友之家食堂。(王慧元 摄)

  位于祖国北疆的呼和浩特市,由于过去城市建设欠账较多等原因,形成了不少严重困扰各族群众生活的“疑难杂症”: 结婚时因突然停电新娘被卡在电梯里出不来,做饭时家里水龙头没有水,大冬天室内暖气不暖,内急了在大街上难以找见卫生间……对这些问题,各部门以前也曾采取过各种措施,但没能从根本上根治顽疾,还经常让老百姓堵心。

  群众的呼声就是党委政府抓工作的方向。去年初,根据群众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反映,呼和浩特市四大班子领导先后深入每个区的老旧小区、居民家中、施工现场、街边小店等进行调研,通过座谈、问卷、暗访等多种形式,认真摸清了问题所在及群众的需求。一月底,呼和浩特市委二次全会决定,用3年时间,打好主城区改造提升这场硬仗,大力开展“便民、畅行、增绿、水清、文明”行动,彻底根除困扰各族群众生活的“疑难杂症”。

  在25个专项整治“疑难杂症”中,呼和浩特市首先从补齐历史旧账入手。2017年该市投资7.8亿元,对以前改造不彻底、不全面、不完善的158个老旧小区的重点解决吃水、用电、取暖等关乎人们生活的切身问题 。去年入冬前,这些工程完美收官。据了解,结合前几年一直在进行的老旧小区改造,现呼市居民受益约37万户、100万人。

  在回民区众环小区锅炉房边,记者看到堆放着一堆堆从地下挖出来的阀门和管道,锈迹斑斑、腐蚀严重。供水管道与此大同小异,都是因老化而跑冒滴漏。以前为什么不解决这些问题?同行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李晓东介绍说,“以前条件不具备。去年,进一步加大了在小区拆掉凉房及其它违章建筑的力度 ,给彻底改造更新管网腾出了足够的空间。同时对以前管网改造不到位的小区采取再次加压、更换等措施,予以彻底解决。”如今,走进呼和浩特市任何一个小区,都能看到小区的道路、绿化、照明等配套设施焕然一新……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河西乌兰小区改造地下管网。(王慧 摄)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金禾小区改造后舒适宜居。(王慧 摄)

  对影响人们生活的各种新问题,呼和浩特市也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去年新建、改造、租赁公厕3085座,离实现步行500米就有一公厕的目标已经不远。开通学生公交专线10条,打通微循环线路10条。对占全市92.36%的3.5万余家餐饮企业实行“明厨亮灶”等“四化”管理模式,吃得放心不再是纸上谈兵。233.4万余吨垃圾运出各个街巷社区,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的目标。视频监控联网应用项目的完成,创造了累计308天无抢案的新纪录,刑事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

  呼和浩特市委书记云光中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根除“疑难杂症”除提升了民生水平外,还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收获:一是确实从思想深处更加纯正了广大干部的执政理念,那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广大群众谋求幸福与利益,勿搞那些“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劳民伤财更不允许。二是倒逼出了城市管理的科学的体制和机制,不再依靠已经落后的老套路办事,把“用绣花的功夫管理城市”的要求落在了实处。 (记者 陈沸宇 丁志军)

  整洁美观的青城驿站在解决如厕难的同时,也成为了呼和浩特一景。(王慧元 摄)

  学生公交专线。(郝少杰 摄)

  环境优美的大青山前坡哈拉沁生态公园。(郝少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