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首届科技创新成果博览会圆满闭幕

02.08.2016  08:06

  7月31日,为期三天的呼和浩特首届科技创新成果博览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
  本届博览会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呼和浩特市科技局承办,于7月29日——31日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博览会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展示呼和浩特科技成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合作交流,引进科技人才。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展示创新创业成果,打造优质特色产品,倡导绿色健康生活”为主题,特邀请驻呼高校、科研院所、市四区及旗县区、包头市、榆林市组团参展,并邀请其它盟市参会。
  本届博览会得到了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包头市、榆林市政府和呼和浩特市各委办局、各创新创业载体、各驻呼高校和企业等的大力支持,为期三天的展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共设有呼和浩特、包头、榆林、9个旗县区、10个企业共22个特装展区;驻呼高校展区、科研院所展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展区、高新技术企业展区、创新创业展区、农业科技特派员展区共6个简易特装展区;企业展区、知识产权展区、农业科技特派员展区、科技人才招聘展区、“十二五”科技奖励展区、工业设计展区共6个部分,278个标准展位展区,集中展示了呼和浩特市“十二五”以来,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成果的最高水平。博览会自29日开幕以来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前来观展的市民络绎不绝,31日展会闭幕后仍有部分市民徘徊场外。博览会期间共有约100余家专业媒体聚焦报道。
  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科技创新论坛、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科技人才交流和招聘、科技创新成果在线对接会等活动。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了2015年度全市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共54项,表彰了2014—2015年度全市优秀科技特派员和科技特派员管理先进工作者,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创业热情。
  科技创新论坛、科技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科技成果在线对接会等活动形式创新、内容丰富,不仅邀请到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们,更吸引了多位慕名而来的区内外参展商和观展商。其中科技成果在线对接会共征集到符合展会要求的项目成果183项,技术需求54项,同时还邀请到10所高校、研究机构,10位专家参与在线对接。共实现技术对接259次,产生意向219次,达成意向83次,吸引了3246访客在线观摩。
  科技人才交流和招聘会共组织了100家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提供科技型就业岗位约2251个,进场求职约2500余人,会后就业达成率约27%。参展企业中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约720个,约占岗位总数的32%。大会招聘岗位中,对于本科学历需求约占40%,大专学历需求约占49%,中专学历需求约占7%,高中及以下学历需求约占3%,不限学历需求约占1%。
  本届科博会体现出了三大亮点,一是为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搭建了呼包榆区域间、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交流与合作及创新人才展示的平台。二是利用“互联网+成果转化”进行科技成果在线交易,线上线下同时展示交易。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与科易网合作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在线对接会,通过这一平台,企业根据需求可像“淘宝网”等购物平台进行科技成果线上交易,以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以来,科技特派员在创新创业、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本届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对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激发广大企业、科研人员、创客和农民的创新创业热情,打造优质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活技术成果交易市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呼包榆地区间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性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形成区域间科技创新互动共赢良好局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