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一患者成全国首位跨省就医即时结报受益人
本报讯(记者 刘军)11月4日,首位经呼和浩特市新农合管理中心出具转诊证明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顺利完成跨省就医即时结报,成为此项政策的全国第一位受益人。
今年6月,呼和浩特市作为试点城市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主持下与北大人民医院签订新农合跨省就医即时结报试点协议,凡我市符合条件的外转参合患者在北大人民医院即可以按照服务协议享受与在本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同样的即时结算服务。
记者从市新农合管理中心了解到,10月22日,在接到由呼和浩特市新农合管理中心出具的转诊通知后,患者进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医生接诊后初步诊断呼和浩特市这名患者所患疾病为肾囊肿,经医生开具住院许可证后,患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白塔寺院区顺利办理住院手续,入住泌尿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我市新农合信息系统顺利对接。
为了让此项惠民措施落实到位,11月4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负责新农合跨省结报平台开发工作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相关人员在患者出院时,慰问了患者,并告知其出院即时结报的注意事项。
“很方便,不用我们全额垫付,心里轻松了很多。”患者家属告诉记者,在出院时,只需结清个人自付的部分就行,而不需要全额垫付医疗费,“这个政策太好了,是方便老百姓的大实事”。
市新农合管理中心主任李学尧表示,此次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展的新农合即时结报试点,有助于为新农合运行管理探索经验,深入了解及时发现跨省就医即时结算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更人性化、更为完善的结报流程,更好地方便广大参合患者及外地务工人员异地就医。
据了解,目前,呼和浩特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就医报销费用结算是采取按照总费用减去3000元的起付线后按照40%的比例进行报销,报销时,患者需要携带身份证、参合证和转诊单。而跨省就医报销费用对参合人员来说就是在异地就医出院时可以像在当地的定点医疗机构一样可以享受到出院即时结报,出院当时就能领到补偿款的服务,省去了回参合地申请报销的手续和等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