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县:“十个全覆盖”让农民乐开怀

24.09.2015  10:19

[ 导读 ]“‘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我们村里天天有变化,路成了水泥路,下雨天再也不用在泥糊糊里走了,房子也变成了砖瓦房,再也不用为下雨天房子漏雨犯愁了,你再看看我们这文化活动室,每天这里人气最旺,乡亲们也从过去‘一日三餐,麻将贯穿’转变到‘吃饱三顿饭。

  9月20日,和林县盛乐镇恼木七太村文化活动室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我们村里天天有变化,路成了水泥路,下雨天再也不用在泥糊糊里走了,房子也变成了砖瓦房,再也不用为下雨天房子漏雨犯愁了,你再看看我们这文化活动室,每天这里人气最旺,乡亲们也从过去‘一日三餐,麻将贯穿’转变到‘吃饱三顿饭,就到活动室里转’”。村民王大姐告诉记者,如今农闲时节村民们不仅可以在文化活动室里打牌、下象棋、打乒乓球和台球,爱看书的还可以去图书阅览室里看书,喜欢广场舞的可以到室外的广场上跳舞。“村里人的幸福指数高了,甭提有多高兴了”。

“你看看我家的新房子,你再看看来我们村的亲人,他们放下架子,甩开膀子,和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帮我们铺路、整修房子、收拾院子,他们不是别人,是乡干部、县领导,“十个全覆盖”让我们走的更近了。”恼木七太村村民武三毛感慨地说。

“恼木七太”是蒙古语,意为“诵经”。明清时期,归化城银佛寺(大召)喇嘛来此避暑诵经,并修建寺庙一座,称作“恼木七太”。 今年该村被确定为“十个全覆盖”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示范村,目前,已投入资金2800多万元,完成了95%的工程量。“我们村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村民喝酒的少了、健身的多了,打麻将的少了、学跳舞的多了,吵架的少了、学习的多了,文化活动室成了村民们离不开的好去处。”恼木七太村村支书云团珠说。

恼木七太村村民的精神面貌只是和林县盛乐镇11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1.3万多农民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今年,盛乐镇在11个行政村和14个自然村实施了“十个全覆盖”工程,惠及农户13250人,截至目前,街巷硬化、安全饮水工程及户户通电、广播电视和通讯、社会保障、校舍建设、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建成并投入使用。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还在有序推进中。

与盛乐镇和恼木七太村一样,和林县其他涉及“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乡镇村庄,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人们的精神面貌也都旧貌换了新颜。 (下转第2版)

采访手记:

农村和城市的一个最大差别就是人居环境的差别,城市整洁亮丽,农村脏乱无序。所以和林县把“十个全覆盖”工程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合并同类项,不仅要让村民不再住土坯房,不再走泥泞路,不再为吃水犯愁,不再为购物为难,而且要让村民家里家外都能够干净整洁,同时也能像城里居民一样有广场可以健身,有活动场所可以娱乐,有好的生活环境可以舒畅心情。

“十个全覆盖”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和林县为切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及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有序开展,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乡镇、开发区为责任主体,农户为实施主体,完全按照农户意愿,认真组织实施。“一村一组”、“一户一案”、“一乡一标”的“三个一”工作法贯穿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乡镇领导包村抓、业务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钦]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