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丨呼和浩特地区公立医院调整看病价格
4月29日上午,呼和浩特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作为自治区首批四个试点地区之一,经过呼市医改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自2016年4月30日零时起,呼和浩特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正式执行《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试行)2012版》(以下简称《项目价格(试行)2012版》),规范和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影像类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类项目价格下调
据了解,《项目价格(试行)2012版》主要对影像类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类项目进行了下调。影像类主要降价的是大型设备核磁、CT检查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平均降幅15%,如普通核磁平扫检查费从1050元降低到800元;头部CT检查从320元降至260元;彩色多普勒常规检查从120元降至110元,包含图文报告费。
另外,检验类项目普遍降价,平均降幅10%,如常规传染四项从320元下降至270元,血常规三分类检查从18元降至15元,血常规五分类检查从30元降至25元,各类糖类抗原测定从95元降至90元等。因设备检查和检验类项目几乎是每位就诊患者都会涉及的项目,此次价格的下降对患者费用的减轻较为明显。
门诊诊察费、手术费等项目价格上调
《项目价格(试行)2012版》主要对门诊诊察费、手术费等项目进行了上调。取消挂号费,上调了门诊诊察费,如:三级医院门诊诊察费中的普通门诊诊察费从2元调整到5元,副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从3元调整至10元,主任医师门诊诊察费从4元调整至15元,知名专家门诊诊察费从15元调整至20-30元。
此外,保留了简易门诊费1元/次,如果单纯开药不进行其他诊疗,直接看简易门诊即可。据介绍,这样的调整可以更多地体现医疗技术服务的价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并通过拉开诊疗费的标准,引导患者分流。
此次调整将手术费进行了普遍上调,并把手术中常规使用的低值一次性耗材,如普通电刀头、负极板、吸引器管、慕丝线、注射器等打包定价,以控制卫生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如:阑尾切除术我区2004版价格为每例270元,全国平均价格为每例500元,调整价格后每例800元,扣除300元打包耗材,基本与2004年全国水平持平。此次对手术治疗等价格确实偏低的项目进行了普遍调整,使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价值得到更好地体现,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价格调整后总体上患者支出不增加
调整之后,患者就医会有什么影响?呼和浩特市发改委新闻发言人王杰对此进行详细解读。
据王杰介绍,此次价格调整总体上患者支出不增加,但由于价格调整有升有降,因此个别患者由于检查、治疗项目的不同,实际支出也不相同。
首先对门诊患者来说,诊察费标准上调明显,支出会有所增加。如原三级医院门诊挂号诊察费平均为6.6元/人次,调整后取消挂号费,合并为诊察费平均16元/人次,人均增加9.4元。但是由于药品加成取消,门诊患者开药的支出会减少,同时大型设备检查、检验等项目费用的下降,门诊患者费用应该不会增加。从各地测算情况来看,门诊次均费用普遍降低,患者负担有所减轻。
其次,对住院患者来讲,虽然手术费上调,除口腔、整形、生殖系统等非疾病治疗手术项目外,绝大部分项目都进入医保统筹支付范围,会按照一定比例报销。且由于医用耗材的打包定价和药品价格的逐步降低,将会控制住院费用的上涨,因此患者支出也不会大幅上升。
据了解,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之后,不会影响群众医保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