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仅招两名 呼和浩特女孩王恺然圆梦汉诺威

04.08.2016  10:06

  王恺然和她的手风琴

6月23日,24岁的呼和浩特市女孩王恺然接到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的通知,她考取了该学院手风琴专业的研究生。2016年,该学院手风琴专业的研究生在全球只招两名,王恺然就是其中之一。

4岁学琴

7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内蒙古工业大学家属院王恺然的家中。在她家的沙发上摆放着4台大小不一的手风琴。其中,最大的那台自由低音手风琴是她现在经常使用的。“这台琴有17公斤重,我平时用它练习得较多。我还有一台20公斤重的琴是上台表演和考试时用的。”王恺然一边说,一边将这个黑白色“庞然大物”抱在怀中。

王恺然的母亲曾经是手风琴教师。从她4岁开始,妈妈就指导她学琴。她说:“小时候也有不想练琴的时候,但是从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我很喜欢手风琴。为了了解它的发声原理,我甚至将一台琴拆了又组装好。对于我的行为,父母从未阻止过。我觉得,我能坚持学琴要感谢我的启蒙老师——妈妈。”

2012年,王恺然以专业成绩第一、文化课成绩超出二本线1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天津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在这所国内首屈一指的音乐殿堂里,王恺然第一次听说了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并立志要到那里去进修她心爱的手风琴。

爱好广泛

记者走进王恺然的卧室,小而温馨的房间里透露着一股文艺气息,书柜里整齐的摆放着各种书籍,书柜旁边放着一把吉他和一把装在黑色背包里的乐器。王恺然指着黑色背包说:“那是我的马头琴。除了手风琴和钢琴,我还学过吉他和马头琴,不过现在很少弹奏。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尤其喜欢读诗,比较喜欢顾城、雪莱还有泰戈尔。”

从小学习音乐,让王恺然对舞蹈和唱歌也很热衷。民族舞、芭蕾舞、爵士舞,她都练过,还学习了民族唱法。“我爱吃,尤其是甜食,平时在家也做一些甜点,如抹茶慕斯、千层蛋糕。家人和同学们都尝过我的手艺,大家说我有大厨的潜质。闲暇之余,我也会和爸爸下围棋。虽然我的棋艺是他教的,但是我每次都能赢他。”王恺然看着父亲吐吐舌头,笑着说道。

在王恺然的 手机 里,记者发现除了她参加比赛的照片和视频外,还有几张国画牡丹画的照片。她说:“去年我开始学画国画,不过画得一般,也就这几幅还勉强能看。”

深造只为回国执教

在大学4年里,王恺然担任了手风琴键盘系的党总支组织委员以及2012级本科生团支部书记,连续4年获得院二等以上奖学金以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三届在内蒙古自治区“三琴大赛”中获奖,并用自己改编的作品参赛获得“内蒙古原创音乐作品展示奖”;在“第七届东北亚国际青少年西洋器乐艺术展评”中获得大学组手风琴金奖;在“第十届华夏之星”上获得成人组手风琴金奖;在天津音乐学院举办的“鹦鹉杯”手风琴全国比赛以及在静海举办的“鹦鹉杯”国际手风琴艺术节中的演奏家组获奖;在天津市警备区举行的“纪念反法西斯70周年”歌咏比赛中担任手风琴伴奏,获得评委以及观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015年12月27日,王恺然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举办了首场个人手风琴专场音乐会。她说:“以前人们都认为手风琴只是伴奏乐器,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手风琴经过改良后,完全可以成为独立演奏的乐器。”

2016年6月,即将毕业的王恺然只身前往德国,准备考取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的研究生。她说:“大家都知道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是李云迪在国外留学深造的母校。其实,这家学院的手风琴专业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说实话,当时我也并没有肯定能考上的把握。”到了那里,王恺然才知道,本届手风琴专业的研究生在全球只招收两名。面对600多名的竞争对手,王恺然没有惧怕,但是她的手风琴“怕了”。王恺然说:“我到了德国,先去考了不来梅艺术大学,顺利过关后,我准备参加汉诺威音乐学院的考试,但是就在考试前手风琴突然坏了。”虽然王恺然也有修理手风琴的经验,但是技术远不如专业人士。为了保证考试,王恺然背着琴在学院附近的街道上四处奔走。说起那段经历,王恺然说:“妈妈在家很担心我,她说实在找不到就别修了。但是我没有放弃,最终还是找到了人修好了琴,考上了汉诺威。”

8月份,王恺然就要踏上去往德国的路程,她将在汉诺威音乐学院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王恺然说:“在学习手风琴的过程中,我得知手风琴虽然是舶来品,其发声原理却和中国古代乐器笙一样,可以说笙是手风琴的鼻祖。所以我希望在德国进修结束后,能回国任教,将国外先进和优秀的手风琴教学理论带回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喜欢上手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