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稿 】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

09.03.2015  00:19

商事制度改革是我区启动最早、推进最快、效果最好的改革。2014年以来,我区先后印发了《关于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企业信用信息监管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暂行规定》,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带来营商环境的深刻变化。

注册资本和经营场所登记制度改革,放宽了市场准入。实缴制改为认缴制,股东对其认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自主约定;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允许“一址多照”或“一照多址”,申请人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开公司、办企业的“硬杠杠”变成了软约束。为保障改革政策落地,自治区工商局下放了煤炭生产经营企业和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企业登记注册权,下放名称冠“内蒙古”字号的登记核准权。争取国家工商总局授权7个盟市开展外资企业登记,实现了盟市全覆盖。

“先照后证”改革,优化了工商注册流程。2014年7月20日,自治区正式启动了“先照后证”改革工作,并选取 包头 市、 呼伦贝尔 市、乌兰察布市、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 赤峰 市翁牛特旗作为前置审批制度改革的试点地区进行先行先试。审批越来越少是“减法”,服务质量越来越高是“加法”。部门权力的“减法”换取企业和市场活力的“加法”,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惠泽了万千大众。

企业信息公示改革,开启了监管新模式。2014年3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开通,企业基本情况及生产经营信息、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均在网上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工商机关建立公示信息抽查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对违规行为予以处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将企业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企业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受到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广泛认同,其社会服务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有效推动了企业信用约束机制的构建,形成社会协同共治的监管新模式,“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初步形成。公示系统访问量已经突破600万人次,有124135户市场主体公开了年度报告,首次抽查了2624户企业即时信息。

“三证合一”改革,简化了工商注册手续。“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就是将当前企业设立登记时,依次需要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并到一起办理,实行“一窗受理、一表填报、并联办理、统一发证、一照三号”的登记改革,办理时限由原来至少15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节约了办事时间和成本,为市场主体准入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释放了改革的红利。

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活力。

催生了大量市场主体。2014 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 27.5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 4.6 万户,同比增长50.1%;注册资本3399亿元,同比增长196.2%。

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全年新设的企业中,第三产业企业数量同比增长 49.1%,明显高于第二产业37.3%的增幅,第三产业企业的比重达到 80.4%。

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2014 年,全区新登记个体私营企业共有从业人员 87.5 万人。其中,私营企业投资创业者 7.2 万人、从业人员 25.3 万人,同比分别增长 39.1%和 49.2%。在市场需求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下,个体私营企业安置就业人数不降反升,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回首2014,商事制度改革精彩开局,为市场主体降低了门槛、简便了程序、减少了环节、减轻了负担,点燃了草根创业激情,全民创业呈现“井喷式”增长。展望2015,伴随着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将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 内蒙古日报 》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组记者杨佐坤通讯员 杨茂盛   )

点击进入正北方网2015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白鹤等万余只候鸟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9日电(记者王靖)金秋十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