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市商务局建立全市重点外贸企业联系制度的工作方案
2016年市商务局建立全市重点外贸企业联系制度的工作方案
赤商外贸字〔2016〕58号
2016年,外贸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保增长、保市场、保企业和增规模、增效益、增后劲的任务十分艰巨。根据2016年自治区外贸工作部署和我市工作重点,市商务局决定建立重点外贸企业联系制度。
一、确定 重点联系企业
市商务局对2015年我市重点进口企业和出口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企业作为重点联系企业(名单附后)。
二、抓好跟踪服务工作
(一)掌握企业基本情况,重点关注企业的产品、市场、订单等情况,及时掌握企业进出口经营状况、存在问题和困难;
(二)开展外贸政策宣传,及时将国家及自治区外贸促进政策宣传到每个企业,指导企业运用好外贸促进政策;
(三)提供贸易便利化服务,协调解决企业进出口环节中出现的报关、检验检疫、出口退税、结售汇、融资等问题及遇到的不合理收费问题,帮助企业实现较快增长;
(四)积极做好协调对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搭建工贸对接、银企对接、政企对接等平台,鼓励企业加大开拓国际市场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服务项目加快发展。
三、对接重点企业工作要求
(一)建立协调机制。借鉴自治区外贸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机制做法,由商务局牵头组织财政、发改、国税、国检,海关、外汇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协同配合、资源共享、整体联动、齐抓共管机制,在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上形成合力。
(二)责任落实到人。市商务局主要领导、分管外经外贸领导及涉外各科科长负责全市24家企业具体联系工作。各旗县区商务局要密切配合此项活动,确定联系重点企业责任人及联系人,并根据各地实际适当扩大重点企业范围。
(三)市商务局基本上是按产业确定责任人的,因此市、县(旗、区)两级重点企业联系责任人要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深入走访企业、发放调研表、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调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及时掌握产业、行业、企业发展动态,深刻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帮扶的关键环节,建立重点企业服务档案,定期充实更新,为精准对接提供可靠依据。
(四)提供精准服务。对于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或协调会,认真研究制定解决企业困难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从政策落实、优化环境、资金保障、项目建设、开拓市场等方面,积极给予企业支持与帮扶。
(五)实施工作量化。各旗县区责任人员每月走访企业至少一到两次,每次深入企业要有工作记录;每个季度末要将本季度工作进展情况,包括了解掌握的企业最新相关情况、发现的问题、已帮助推动解决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形成书面材料提交市商务局外贸科。各旗县区对扩大联系的企业参也要照市商务局安排提出各自量化指标。每个责任人要对所负责的重点企业建立档案,包括企业概况、进出口产品、市场及订单情况,目前进出口经营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等。
(六)开展检查考评。市商务局组织人员不定期对重点企业进行走访,了解跟踪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并把走访情况和每个责任人相关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