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旗拓宽人才开发渠道为旗域经济发展鼓劲扬帆

22.04.2015  14:01

  近年来,喀喇沁旗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提升队伍素质、拓宽开发渠道、激发内在动力,为实施人才强旗战略增添了发展动力。

  注重教育培训,促进人才素质提升。该旗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专家教授讲学授课,开展集中培训。同时,选派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截至目前,共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1000余人次。坚持利用远程教育频道、清华远程直播授课等平台,满足干部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目前,已播放各类专题讲座380余次,参加干部群众达1.3万人次及远程授课280人1200余学时。注重发挥新新杰精品蔬菜、赤峰职业建筑学校等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专业技能,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实践100余场次,直接受益干部群众达8000多人次。

  注重优势转化,拓宽人才开发渠道。根据现有人才队伍现状及社会需求,通过考录、招聘、选聘等方式,逐步扩大人才总量。几年来,招录各类人才210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8名。依托“一区五园”建设,培育企业经营管理、高新技术和社会工作等方面人才,优化专业结构,依托项目资源已培育各类人才300余名。围绕种子等产业,采用项目合作、技术顾问等方式引智借才,先后引进84名高等院校教授、博士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赤峰金峰铜业借助外力开发的“金峰双侧吹熔池熔炼炉”获得国家专利。积极开展农民职称评定工作,解决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身份的问题,目前有30名专业农民通过评审,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注重搭建平台,激发人才内在动力。该旗不断开展竞争性选任,通过公开选拔、空岗竞争等方式,为优秀人才成长进步开通了“快车道”。几年来,先后开展了6个批次20名科级领导干部和10名优秀年轻干部的公开选拔,对近300名业务骨干和优秀干部进行了提拔、转任和交流。选派优秀人才到农村、企业创业发展。目前,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155人次,推广科技项目及技术160余项,建立创业基地4个,申报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35项,培育自治区级民营科技企业13家,累计带动农户和企业实现增收2亿多元。全旗共选派322名干部到161个村分别任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村驻警,选派2名领导干部到北京等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通过下派锻炼、岗位交流、外地挂职等方式,丰富工作阅历,加快成长步伐。(刘泷 马文基 张明旭)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