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查里的汉族“荣誉村民”

11.01.2015  14:12

  在蒙古族村民占96%的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东苏嘎查,有位一心帮助村民发家致富的汉族“荣誉村民”。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无论是村党支部干部,还是和他接触过的村民,一提起他来,都会翘起大拇指夸赞:“他是我们的致富带头人,更是我们的贴心人!”

  这位深受村民爱戴的“荣誉村民”就是兴安盟科技成果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兴安盟岭南香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久仁。

  2000年,孙久仁被兴安盟科技局派到东苏嘎查开展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由于之前派来的技术员没能处理好与村民的关系,孙久仁刚开始也感觉到了村民们的抵触情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深知,农民最务实,可不能糊弄他们。只有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事,让他们实实在在看到好处、得到实惠,他们才会认可你、接受你、欢迎你。

  他从黑龙江、吉林引进水稻品种试种,然后卖给村民,让他们手里有了好稻种;组建专业合作社,从生产厂家直接购进生产资料,以最低价格卖给村民,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高价收购农民种出的水稻。他还协调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为村里修了路、打了27眼机电井、盖起87栋育秧暖棚,并经常开办技术培训班,手把手地教村民学习种植技术。他还带领村民外出参观,开阔他们的思路和眼界。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把他当成自家人。新开的地适合种什么、怎么种,水的问题怎么解决,大家都愿意向他请教。

  为提高水稻种植效率,几年来,孙久仁致力于有机水稻插秧覆膜机的研发,先后投入30多万元,成功研发出6MB—1.80型水稻插秧覆膜机,在合作社农户试验田验证后,示范推广面积达230亩,每亩增收590元。2014年,在他主导下,“岭南香”公司又投入18万元,免费对15台久保田高速柴油插秧机进行改装,为东苏等6个少数民族村300余户贫困户无偿插秧4300多亩。经过孙久仁十几个春秋的不懈努力,东苏嘎查农民个个都成了水稻种植能手,种植水稻亩产突破千斤。村民收入也由孙久仁到来前的1600元增至6700元,增长4倍还多。

  村民家有了困难,孙久仁从不袖手旁观。2013年底,恩和的儿子大学毕业后考取日本一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虽是一件好事,可到日本留学需要的费用,他家根本拿不出来。孙久仁知道后,主动送去1万元,并承诺一直资助到恩和完成学业。宝音图曾经是东苏嘎查一名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青年。孙久仁把他招到科技示范园区试验田里干活,一有空就给他讲勤劳致富、奋发图强等做人做事的道理,宝音图变得勤快起来,手里也有了积蓄。宝音图找到对象后,孙久仁又借给他几千元,帮他办了喜事。现在,宝音图一边在自家地里干活,一边在科技示范园打工,一年下来收入四五万元。(记者 胡日查 通讯员 胡格吉勒图)

[责任编辑 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