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知识进课堂是大势所趋

25.03.2015  12:17

  假若将行政区划、地质地形、山脉河流等内容科学设置放入教材,因材施教,“从娃娃抓起”,无疑会让学生的国土资源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3月13日本报刊登了山西省原平市根据市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的建议,由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多单位共同编撰的以国土资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乡土教材,并建立考评标准。此外,各校还把国土资源教育列为学生写日记、写作文的重要命题,使孩子们学有目的、学有兴趣。

  实际上国土知识进课堂并不是原平市的独创,之前就有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市县开展过这方面的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近几年,又陆续有一些省市县在中小学开设国土资源教育课,但是总体来看,这项工作的开展在各地不均衡。有些地方只是发了这方面的教材,并没有设置课程和提出考核要求,还有些地方连教材也懒得发,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

  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这是很多中小学生对我国国土资源概况最直接的认识,但问到当地的地域特点、人均耕地数量、水资源分布情况等问题时一般都知之甚少,对如何与环境和谐共处,有效保护资源更是茫然。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人地矛盾突出,许多矿产资源正在加速枯竭,同时,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使得树立保护国土资源的意识更为迫切。

  有人认为,在学生阶段,学生只需学好“数理化”,挤入名校,提高以后生存本领才是正道,环境治理、国土资源保护是大人们的事,不用学生担心,在学校引入国土资源教育课是杞人忧天,“狼来了”。持这种观点的人自然是大错特错。

  众所周知,学校里的教育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对其今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早期学生阶段就要将我国国土资源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根植于学生的心脑中。假若我们都像原平市一样,根据本地实际,将行政区划、县城、集镇、地质地形、山脉河流、耕地植被、自然资源、水土保持等内容科学设置放入教材,因材施教,“从娃娃抓起”,无疑学生的国土资源保护意识会有很大的提高,这也是国土资源保护不可忽视的正能量!国土知识进课堂,决非权宜之计,实乃大势所趋。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